2011年2月26日

Sylvain Chomet-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


若以劇情計,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只是平平,整個故事可說就是典型大衛對抗巨人哥利亞式正邪故事。單車/汽車、小船/遊輪、主角們/黑手黨、法國/美國。但本片的可看卻在於細節上。

它介乎美式無菌動畫與日式灰暗調子之間,自成一格。人設上,主角是父母離世,性格自閉的兒童,比賽時被綁架,因而進行困獸鬥式室內環法單車賽,成為富人的賭博工具。故事因而發展成祖母救孫的故事。城市感覺不太好(因為太真實?),人煙稠密,嘈雜車多空氣差,典型高度發展的大城市有的缺點它都不缺。人物造型,畫風誇張,甚至是簽名式地帶點超現實。不是拉長就是冗腫、身如牙籤卻有超強大小腿肌肉的主角、長短腳的祖母、鼻子奇大的法國人、如高樓大廈一般的遊輪、如山一般的高樓大廈、肩膀比頭還要高的黑手黨、比美國人更肥胖的自由神像。

當任何事物推向極端都會造成反效果。過份發展,城市會人煙稠密。不論是看似不健康的進食或很健康的運動,一但過量,不是變成肥胖就是體形怪異。進食是以卡路里而不是身理需要來控制,進食的時候同時量重,一夠了就停,吃剩的就給狗,結果人很瘦,狗很肥。

導演Sylvain Chomet愛Jacques Tati,除了電影中有Tati的作品出現外。風格亦如那年代的產物,全片接近沒有一句對白,對話,人物交流不是靠語言,是靠食物、音樂,氣味、笑聲、動作、默契。主角的單車手設計大概亦是向Mr. Hulot的致敬吧。導演2010年新作The Illusionist亦是建基於Tati未完的劇本,和Tati一樣的更有那對科技/先進/物質/美國化的不滿,戲謔甚至厭惡。如Hollywood變成Hollyfood,體形肥大的美國人。建至屋外的鐵路,極頻繁的班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但無奈形勢比人強,不論Sylvain Chomet或Jacques Tati都只可像戲中的狗一樣向火車吠叫以作點點對抗。

懷舊,不止於是將舊的東西再現。而是懷緬那舊日的美好,不能再現的舊日,不能再見的親人。

2011年2月19日

Guy Ritchie與寧浩


看Guy Ritchie的電影,給人的感覺他就是一個smartkid。自成一格的講故事技巧,充滿活力,新鮮感的鏡頭、剪接、音樂等一切都在他掌握之內。常用手法是多人物多線發展、黑吃黑、錯摸、既機智又愚蠢的人物設定、對白一流幽默而刻薄、充斥各種歧視(性取向、種族、階級)、玩弄各式各樣的地道口音。場面很有趣味,每每都有亮點,但組合起來總有點點不太完美,風格蓋過主題,以致只是佳品成不了傑作。

寧浩,看過他的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都是不俗的作品,以中國電影計亦甚具活力。導演手法與玩弄的元素,兩者接近相同。同是男性主導,Guy Ritchie有口音,寧浩玩的是方言。兩者最大的分別大概是Guy Ritchie的人物衰格有趣得多,演員亦更好。寧浩手下的劇本有點過份堆砌扭橋,對白不夠盡興,不夠刻薄,不夠髒。音樂上沒有Guy Ritchie的格調。但剪接上,寧浩卻比Guy Ritchie多而碎得多。

兩者都有同樣問題,就是給人的感覺就只得那兩下把戲,難免有自我重複之感......如Guy Ritchie,一脫離拿手模式,作品便大為失色,如Sherlock Holmes。

2011年2月6日

Sam Mendes-Road to Perdition


幻想與現實
兒子心知父親是做著不法勾當,和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不相乎,但一日未見真相一日都可自我欺騙,為父辯護。但當那天到臨,大多人都寧願相信故事,謠傳,謊話亦不願面對絕望的真相。


兒子往往是父輩的債,既為父親帶來麻煩,同時又背負上一代留下的罪孽。
弟弟與母親被殺,全因長子Michael因一時好奇偷看父親的工作而招致的。但一切的因卻是由於父親自己幹的本已是不法勾當。
父親可把兒子推落地獄,亦可送他上天堂,身為殺手最高興的是看到兒子面對殺父仇人仍下不了手開槍。他最後能做的,是替兒子殺敵,既救回兒子一命,亦令他不致步自己後塵成為滿手鮮血的殺人犯。


本片當有水的出現每每都與生死有關。
雨水彷彿是仇殺的必需怖景。
冰塊令屍體不腐化,溶掉的又能成為灌溉植物的泉水。
浴室與海邊的暗殺都有水的存在。

父子情
為父者無論兒子多麼不是仍然全力維護他。
兒子的,不論父親是好是壞,他仍是父親,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攝影美術
導演處理槍擊場面甚有心思,突如其來的連環掃射,無槍聲純配樂的雨中報復,浴室中的冷酷暗殺繼而以鏡反映出被殺對像,透過玻璃窗映照兒子快樂地玩耍。殺手在背後開槍。鮮血向玻璃直噴。
Jude Law登場時的Dolly zoom(Vertigo shot)很炫耀很迷幻。
燈光氣氛的營造,人物服飾背景建築的細仔很有水準。

Sam Mendes-American Beauty


金玉其外
玫瑰外表無美麗,但你觸摸她才會發現她身上的刺.玫瑰可以是美國,可以是中產階級漂亮的包裝,可以是資本主義誘惑的廣告,可以是你我身邊的至親或陌路人.
導演的諷刺,不會令你頭破血流,抱頭痛哭...但卻像插進手裹拔不掉的刺,癢癢的惱人的,儘管不見傷口但心理上往往覺得刺仍在,問題仍未解決.

虛無的國度
生命的意義是所有哲學家,藝術家,作家,普通人無可避免會觸及的問題,但幾千年來,沒有出現過一個令眾人滿意的答案,未來的幾千年亦不見得會出現.思考如此飄渺的問題本身亦變成奢侈的行為,甚至可能比一切看似無意義的行為(物質,享樂,心靈,性慾)更無意義...有人說死亡為生命帶來意義,但亦可反過來說,正正是死亡的存在,令一切變得無意義...
影片以男主角Lester(Kevin Spacey飾)的角度出發,整套電影可以當作是他死前的一切回憶.他是妻兒眼中的失敗者,十四年內做著同一職位,高不成低不就,是公司甚至家庭中可有可無的角色.
千篇一律的生活,能帶給他快樂的只剩下每天早晨沐浴時的自瀆...如此窩囊的人,卻絕不是唯一,在你我身邊存在著無數相似的人物,只不過是自覺與不自覺的分野...正如高空鳥瞰,人人都是同樣.直至有一天,遇上女兒的同學Angela(Mena Suvari飾),人生重現光芒,亦因此招來厄運.

中產階級形象破滅
影片設定於美國近郊,適中的人口密度,獨立屋前後花園,一切是美國人引以為傲,對外推薦的中產階級模範.但實物往往與廣告有出入,特大泳池實則是小型石屎洞,椰林樹影則變成三數植物,所有人與事以至生活模式都被美化,誇大...美好的表像只是一個為了顯示自身多麼正常的廣告...以維持中產物質生活背後的工作壓力,表面和諧家庭關係中的疏離甚至互相仇視,如此各樣不光彩的問題永遠不會張揚於人眼前.
所有主要人物,各有各的內在問題,人前的表面與內裹的真我往往南猿北撤.借人物的表裹不一營造戲劇衝突(對比荷里活大多數電影裹沒有血肉的角色描寫,忠奸過份分明,好人做好事,壞人做壞事,阿甘正傳式電影)
Lester是好色之徒,但當日思夜想的女神Angela赤裸裸在他面前並告知自己是處女時,Lester仍帶有道德包袱,是切實的正人男子.
妻子Carolyn(Annette Bening飾)是事業女性,一家之主,表面硬朗,但她卻是全片精神崩潰得最多次的人.
女兒口說跟蹤他的男子是asshole,實則愛上被關注,渴望被愛.
女同學Angela在人前是自信十足,人生目標明確的可人兒,享受男性猥褻的眼光,享受成為他人的性幻想對像,性愛常常被掛在口邊,看似放蕩,實是處女.她亦自知除了有幾分姿色之外,她和口中的"平凡人"之間的相差只是很少,甚至根本沒有.
女兒男友愛偷拍愛吸毒,言行有點不自然,又剛從精神病院出來,但環顧全片,他可能才是最"正常"的一人.
他父親是保守共和黨員,自我介紹時永遠附上美國海軍作結(一個導演用以嘲笑部份美國人的樣板角色,保守,支持民持槍械,反對同性戀,反對墜胎,主戰,時時高舉美國精神等等)對美國的"墜落"嗤之以鼻,自己卻是暗藏納粹餐具的偽證君子,疑似同性戀者.

舊日的美好?
1973年初,金本位廢除了不久,石油危機仍未爆發,物價仍未暴通脹,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剛推出,越戰進入尾聲,滿街嬉皮士,愛與和平,新世界新生活方式看似有無限可能...一切彷彿都是那麼美好.
1999年尾,千禧將至,歷史彷彿走到終結時,資本主義統一世界,遊戲規則已成定局.全球化令國與國,人與人加速同化.貧富懸殊,疾病飢荒,種族仇恨問題不降反升,整個人類文化水平急降.究竟舊日是否真的那麼美好,還是我們現在的慾望正無止境地澎漲?
一切美夢被一槍打破...血,濺滿在純白的牆上!

Satyajit Ray-Aparajito


The Apu Trilogy之二Aparajito

承接首部曲故事,一家三口遷到恆河小城 Varanasi,父親有了穩定工作成了祭司,每天在恆河旁邊講道,生活對比鄉下有點點改善,仍是貧但總算有工作有收入有堅固屋簷有自來水.奈何印度不是甚麼發達國家,衛生環境很差,恆河雖說是生命泉源,但無休止的洗衣服,沐浴,游泳,河葬,垃圾全都在恆河解決,何等神聖亦只會變死不潔的水.這大概是 Apu的親人全都早逝的原因之一.

丈夫早逝,兒子尚幼,母親唯有獨力支撐全家.但當時的封建保守社會中,除了男女授受不親,既要與異性保持距離,生活上要向前多踏出一步亦需要不小的勇氣.在親朋多番的相勸下,母子倆終搬到另一城市Mansapota.

Apu 是聰明好學的小孩,只欠缺有效的教導(正如印度,非洲,中東等看似落後的人與國家,雖然教導一詞可能會令人感到不舒服,帶點高高在上的感覺...但如 Apu的例子,不論貧富膚色,人該是平等的,種族歧視是可恥,可笑,無知).Apu對知識的渴望令母親不得不送他入學.而Apu在學業上的出色成績除了豐富他的眼界(對其他文化,科學甚至天文的認識)外,更得到獎學金有機會到Kolkata升學.但母親當然不捨兒子離家升學,心情矛盾,一邊想他多學習向上爬,一邊又想兒子永遠(多一天)留在身邊.

能到Kolkata如此的大城市升學無疑再度拉闊Apu的眼光,他能親眼見到很多新事物.亦因此,他對Mansapota般相對落後的地區已沒有多大興趣,就算有假期亦寧願留在Kolkata工作亦不回家探望母親,與母親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直至得知母親病重的消息,奈何一切已太遲.(鳥兒長大懂飛後往往不願回家)

殖民地色彩
雖然影片攝於1956年,當時印度已獨立.但影片背景是二,三十年代,仍是英國殖民地.青少年對西方文化的嚮往可見一班,大城市的學生全都穿上恤衫,以英語授課,朋友的夢想是到英國工作.

火車
火車是進步,文明的象徵.在首兩部曲中,火車多次出現於影片中.既是搬家,離家,回家的交通工具.亦象徵邁向知識的道路,多位親人離世的傷感記憶以及母親對Apu的盼望.

死亡
死亡是The Apu Trilogy的重要元素.姑婆,姐姐,父母先後去世.固然死亡在劇情上能達到捉動人心的效果.但Satyajit Ray選擇如此表達,莫不是對印度的落後,衛生意識低劣以致平均壽命不高,從而引發很多不幸故事的關懷,痛心.
影片處理父母去世的手法,多年後的今天觀看依然感染力十足.
屋外眾人於節日慶祝,室內父親病情惡化.臨終的鏡頭剪至接群鳥亂飛,兒子帶孝的情況.
母親終日盼子回家,死前幻聽兒子的聲音,但只看到螢火蟲,兒子收到母親病重的消息,趕緊穿上皮鞋回家,回家不見母親蹤影,四周慌忙尋找.配樂層層迫進,最後看見落寞而帶點不祥的親戚,Apu抱頭痛哭,赤腳離開以記念伴他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