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

Sylvain Chomet-The Illusionist


我大概是少數對The Illusionist極失望的人吧!

看畢,首先感到可惜的是Sylvain Chomet在致敬/改編/臨摹Jacques Tati的同時完全抹煞自己以往的風采。其次,或許我們再也沒有機會看見/出現另一個像Jacques Tati般的大師和他的作品。可幸的是今次的改編是動畫而不是真人演出,以不致成為災難。

Magicians Don't Exist但笑匠是真實存在過的,不過已成過去。

本片除了是改編Jacques Tati沒拍成的劇本,但基本上可看作它是Jacques Tati作品的集成。主角即是Mr. Hulot.加上類似Mon oncle的兩代關係,Trafic的笑點與Playtime的同一鏡頭內不同人群做著不同事物的幽默。而Mon oncle的少量片段亦於本片後半部真實呈現出來。奈何以上種種空有外殼而不見靈魂。Mr. Hulot甚至不再是Mr. Hulot,只剩一點小情小趣。當然,在沒有戲謔資本主義如此豐富的題材下,劇本處理上是需要更大的本事才行。Sylvain Chomet明顯力有不逮。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Sylvain Chomet沒有太多"懷才不遇"的經歷吧,處理不來如此沉重的劇本。劇本是Jacques Tati獻給女兒Sophie的作品,以彌補自己投入工作,與女兒的缺乏相處時間。Jacques Tati本人在拍畢他代表作Play Time後的破產及得不到大眾賞識受人白眼與Sylvain Chomet甫出道便有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這樣在票房、口碑、獎項皆得的作品,路途一帆風順與Jacques Tati大相逕庭。沒有深刻經歷令他今作往往流於表面。

時代在變,浮誇膚淺取代一切。當有天發現自己已不適合這時代時......還要繼續表演下去嗎?

Shadi Abdel Salam-The Night of Counting the Years


看畢全片,只能說句-光,很美!

不論自然還是人造。灑在皮膚、石牆、沙丘、棺木上的光線。日出、火炬還是燈泡。色彩層次分明,構圖平實但不平凡。大地同色系的畫面,輪廓,山丘、石壁、衣服、頭巾的素色更突顯出紅帽紫花的搶眼。

早期的彩色片(雖本片攝於1969年,並不算太舊但仍界於是黑白與彩色轉變之間。Lawrence Of Arabia都只是1962年的作品)就是和今天的不一樣。早期的是真真正正的彩色電影,色彩對那時的電影人來說是新東西,他們會樂於做不同的嘗試務求令影片出來的效果更美輪美奐,色彩是元素是題材是內容。Jacques Demy的作品便是最好的例子。而運用色彩的另一極端如本片,當你對比今天的"彩色電影",你便會發現現在的電影色彩上大多不再以美學作考慮,而是以"寫實"為本,他們不再把色彩作為一種創作元素,只會把亂七八糟的"顏色"放進鏡頭,毫無美感可言。在本片,你會見到畫面上都是很順眼的,與環境很配合的顏色,就算是它裡面日出的magic hour亦不會是過份五彩繽紛的天空。當然大多彩色片同時會削弱了對影子的捕捉和運用,但在本片同色調的情況下卻不會。在這裡,影子是"存在"的,是流動的,是美麗的。再看看現今的電影,除了少數很刻意的打燈效果,現在幾曾會在鏡頭裡意識到影子的存在?

配樂神秘,怪異甚至陰魂不散般。鏡頭在洞穴裡遊走。多點帶有迷幻的味道。

2011年3月27日

青山真治-浩劫餘生


單色調裡彷彿烏煙瘴氣的世界與Michelangelo Antonioni-Red Desert那彩色的污染相映成趣,同樣單調卻誘人。像老電影、舊照片、中國茶。越看越有味道。

青山真治淡化處理巴士騎劫事件。血沒有該有的顏色,槍擊沒有預期的緊湊,篇幅更出奇地少。他關注的只是生還者受創的餘生。以及他們怎樣才能走出傷痛。

於事件中被脅持的巴士司機-真(役所廣司 飾)選擇離家出走,兩年後才回到家園。但兩年了無牽掛的生活卻不能帶他走出陰霾。他只好決定照顧當年的另外兩名生還者,現而成孤兒的兩兄妹-直樹與梢(現實中的兄妹宮崎將及宮崎葵 飾)以彌補心中的自責。動聽的說法是為他人而生,實際卻是自我懲罰的行為(從身體異常不適多時仍堅持不去做檢查可見一班)。

兩兄妹的媽走了,爸死了,只剩保險公司寄來的賠償及親戚客套,故作關心的慰問。溫室長大的他們,面對個人的遭遇,父母的離開等多重打擊,現在只剩兩兄妹的生活下,不上學,不打掃,不能照顧自己是可以預期的。他們甚至不再說出一聲話,哥哥直樹更以暴力作發洩以致最後無可挽回的結局。

影片後半真買了一架舊巴士與兄妹及表哥一行四離開傷心地,向未知的目的地出發。相同的交通工具,返回案發現場從新出發。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才是逃出惡夢的正確方法,若果逃避能解決問題,那麼世上的難題未免太易化解吧。

影片很多遠景,風景構圖色調都很美。節奏緩慢,如同主角們漫長的重生旅途。結局哥哥入獄了,妹妹以眼睛替哥哥看那美麗的海。兩人儘管距離很遠,但仍能以他們的方式溝通。真與梢到了美麗的山。梢終於開口說話,拋走貝殼,走出陰影,重見色彩。

Eureka!!!

Julio Medem-Room in Rome


若果要我幫這電影改中譯名,我會叫作-日出羅馬。大概就是向Before Sunrise & Before Sunset致敬之意。

不知導演有否如此意圖,但我越看越想就越覺兩者之類近(不排除是個人的穿鑿附會!)。都是發生於一日內的愛情故事,都是由陌生到難捨難離,都是停不了的對白。不同的是一個漫遊巴黎,一則困於羅馬的其中一間酒店房間。

我和Julio Medem一向不算太過電,看過他評價不低的Sex and Lucia和The Red Squirrel,是有水準的電影,但談不上很喜歡。相反今次評價參差的Room in Rome我卻覺得十分不俗(或許是我太好色吧)。

在此先向有興趣看本片的朋友來個溫馨提示。本片是兩位女性的愛情故事,有大量做愛場面而且比現時戲院大多數的"色情片"都來得露骨,場景只有一個,就是酒店房間,人物只得兩位美女以及侍應生一共三人。電影改編自智利電影Matias Bize的In Bed。沒看過原版不知有何出入,但我會戲謔說,拍成這片是由於資金的不足,限制了拍攝時間,只好將所有場景置於酒店房間內。Julio Medem借自己的名氣,找到兩位美女願意演出。美女當前,性當然是優先選擇,連服裝也不用預備了,劇本到時候才想吧(而且總有部份目標觀眾不介意你有劇本還是劇本,哈!)。好,開拍吧!

看過一些以性愛作賣點的電影如9 Songs,Ken Park等。質素實在一般,連無盡性愛下的空虛感覺也產生不到一點兒,真的只剩下性,十分沉悶。Room in Rome可就不同。首先,兩位主角皆秀色可餐,而且不同類型,絕對能滿足很多如此道的觀眾,哈!其次,故事接觸到的層面比你想像中都要豐富,絕不是純賣色是作。三,在人物場景先天已狹小的情況下,導演的手法聰明避重就輕,拍攝上既於室內不停走位,鏡位甚多,甚至利用電腦在場景上引領至百千里外的沙地、俄國。劇本上又懂得加插第三者來引進劇情與挑起觀眾的慾望。

不論男女、男男、女女、老夫老妻、一夜情還是其他種種不同組合。總離不開遇上、認識、愛上、欺騙、調情、性愛、猜忌、吵架、分手等不同元素。Room in Rome基本上就包含了以上所有情節。當中一夜情的描寫十分出色,亦是很多人的心底話。新鮮,無包袱甚至能偽裝另一個身份。怕只怕就因這一夜而愛上對方吧。兩位女主角不論樣貌還是身材都是一流的。但請注意,電影裡她們最大的賣點可不是肉體上(固然很賞心悅目),而是二人的感情發展。愛情,真是一天都都嫌多,足夠妳愛得難捨難離。

Peter Mullan-Neds


數著數著,我看過有關蘇格蘭的電影大概只得Danny Boyle的Trainspotting與本片Neds。Neds是Non Educated DelinquentS的簡寫,即缺乏教導的少年犯。把Trainspotting與Neds兩片加起來,大概已道盡絕大部份的青少年問題-毒品與暴力。

Neds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張力十足。據說是導演Peter Mullan個人成長的寫照。旁觀主角從小時長進好學到長大後慢慢成為邊緣少年之路。青少年問題固然他們個人要負一部份責任,但不能否決及莫視問題其實由家庭、社會、教育等多方面引發的。

家長要麼長時間工作無閒給與子女足夠的照顧,要麼就是根本不(懂)關懷,有閒有條件的又很容易變成縱容子女。最嚴重的就是父母們本身也是如此長大的,他們小時同樣得不到好的照顧,這樣問題只會一代代延續下去。

教育制度的工廠,機械化。人人有不同喜好,優缺點長短處,但世上絕大部份的教育都是鐵板一塊,你要是能在規則下得到高分,你便是好學生,你的未來相對光明得多。一但你不善於制度下的學科,或思想比同齡遲熟,甚至有讀寫障礙,過度活躍症等先天不足。在現行的制度下,這些人大多被視為失敗者甚至被標籤為社會的負累。再加上往日不人道的體罰,如足球般的升降班制度,當你一旦跌進最底層便再沒有人理會你,想再努力讀書亦不見得有老師肯教授,是真真正正的自生自滅。

很多時成長環境決定了日後很大的一部份人生路,當滿街都是邊緣少年、打架、黑幫、欺凌、吸毒視作等閒的地區。一旦參與其中,只有示惡還擊,走向極端。不想參與亦不見得容易,身邊全是那些人時,他們總有天會找你麻煩,能避得開嗎?不還手任由欺負嗎?向警方求助嗎?而且家中有個江湖哥哥,耳濡目染下走上同一路途是很自然的事。

愛Andrea Arnold-Fish Tank,Michael Haneke-The White Ribbon等的觀眾或許會愛這電影。

2011年3月26日

Marian Crisan-Morgen


近年來,羅馬尼亞電影備受注目,獲獎不少,口碑不俗。適逢今年HKIFF有"羅馬尼亞風勁吹"環節,選了6部作品,令本港觀眾有機會一看這些在不久的將來或會成為經典的作品。

其中之一便是08年康城最佳短片得主Marian Crisan的第一部長片-Morgen。

無國界的世界,是很多人的理想,亦是歐盟的目標之一。但目標歸目標,人才是社會的整合,口號如何動聽總不如親身感受來得刻骨銘心。羅馬尼亞是最新近加入歐盟的成員國,土耳其則是長久以來的候選國。由於地理上橫跨歐亞兩洲,又是穆斯林國家,外貌,宗教以致生活習慣都與"歐洲"有很大出入,因此土耳其人往往被歐洲大眾歧視,甚至至今仍未是歐盟成員。本片故事就是發生在一位羅馬尼亞居民協助土耳其人偷渡之事上。

某程度上,歐盟(人類)只是利益(自私)團體,談不上甚麼理想國,上至元首下至百姓大多如此。有利益時是朋友,沒則如同陌路。片中用了數個荒謬的例子突出社會的更荒謬。例如開首主角過境時,他本人可以過,但他釣到的魚卻不。又例如警察可隋時進入民居,但有人想越界與家人共聚卻不可。

太太,親戚,維修工人全是以錢作為幫助他人的單位。他們心裡大多是排外,歧視移民已是常態更不用說偷渡客。主角則是和他們相反的人,他以身犯險數度協助土耳其人偷渡,並無居心,他只是做他認為對的事-土耳其人有權利到德國與家人共聚。在他看,這已超出法律的限界,是人道問題。固然,在身邊人以至執法單位的角度,荒謬的卻是主角自身。主角與土耳其人的關係是令人動容的。他們各自不懂對方的語言,不知對方的背景,所有事都是建立於對眼前人的信任。若眾人皆如此,法律、國界、種族等等障礙自會解封。

面對全球化,各地都充滿來自不同地方的外勞或移民,不論足球,建築還是性工作者。社會上總有不少人是覺得外勞,移民把他們原有的社會毀了,把他們的工作搶了,把他們的資源耗盡了,白食白住,用盡一切社會福利。排外,鎖國是固步自封且注定的行徑,有國家能完全自給自足嗎?種族歧視是底下而極愚蠢的行為,種族與種族間的差距比種族本身的差距還要少。一切只是被我們後天的邊界,文化背景所劃分,本質上,我們都是相同的。張開愚昧的眼睛吧。法律為何?國界為何?種族為何?愛與和平。

很值得今時今日以歧視為榮的香港人看的一部作品。

Manoel de Oliveira-The Strange Case of Angelica


導演Manoel de Oliveira已達102歲的高齡,難免想著死亡,拍著死亡,就像同樣年事而高但作品不見老態的Clint Eastwood。80載的拍攝經驗!他拍電影已和我們執筆寫字般手到拿來,鏡頭擺位、剪接、音樂、調度等都無太大的挑剔空間,後輩們坐在電影院就是享受、學習、欣賞他們的作品。

藝術,特別是電影(流通影像)和音樂是接近永恆的。曾被拍下的,能留下副本的,幾乎等同仍然存在,馬龍白蘭度、占士甸、張國榮、夏萍、夢露、泰萊、John Lennon、Kurt Cobain、黃家駒。現在的人看,聽他們的作品,五十年後的人仍是看教父、阿飛正傳,聽Imagine、海闊天空。每多一部作品,生命彷彿得以更進一步延續,像女主角家人請攝影師男主角替逝去的她拍照留念一樣。

導演眼中的死亡是如此祥和、美麗、平靜和"生"一樣實在,但又難以捉碰和得到,大概是他對死亡的嚮往亦同時是許多人的希望吧,若死亡是如此不可怕不痛苦的終結,那可是會更進一步令生命變得更美好的道路。

拍攝農人照片的橋段令我聯想到究竟藝術,攝影、電影是該追求"真實"還是虛構的美學,被設計的內容等深層次問題。在鏡頭前,"真實"真的可存在嗎?被攝者會於鏡頭,人們面前表現他真正的一面嗎?這段戲多少和Krzysztof Kieslowski-Camera Buff所引伸的問題相近,本片為死者拍照某程度上是Camera Buff裡主角幫友人母親生前拍攝的短片類似。照片、電影皆能為在世者得到一些"實在"的寄託而不只剩會被沖淡,被美化,被扭曲的記憶。

影片過場時廣角的空鏡配上蕭邦的樂章,美極了!

百歲老人亦如此有活力,拍出這般的佳作。我或許亦要努力做出一點事吧!

Gregg Araki-Kaboom


這套電影,我實在不能投入。它的元素很多,集喜劇、懸疑、荒誕、青春校園、同志、甚至科幻於一身,但除了配樂,成品幾乎無一合我口胃。

主線十分不吸引,甚至不突出,到中段幾乎已不見了。大多時只靠很多二、三流笑點,性愛,取笑同性戀等陳腔濫調支撐著80多分鐘的薄弱劇情。結局亦犯了大忌,金田一式自爆結局,不單止自說自話,甚至於難以稱得上能自圓其說。

動物面具大概是向David Lynch,Donnie Darko,Saw系列等取經吧,但效果不倫不類極不討好(我)。結果笑不出,嚇不到,毫無邪氣,不知所云。搬出Luis Bunuel的An Andalusian Dog亦只覺抽水,炫耀居多,致敬也談不上。

或許是我個人的偏見吧,事關同場不少觀眾都看得極為投入抱腹大笑。喜歡胡鬧一場帶點cult味或樂隊Explosions In The Sky的觀眾或許可試試這電影。

2011年3月20日

Olivier Assayas-Carlos


對於我這些不學無術,對古今歷史認識甚微的人來說,我真的不知道Carlos是誰。會看這電影全因導演Olivier Assayas以及影片巨型的長度(330分鐘!)。

從名稱到背景以至影片長度,人們難免會將Carlos與兩年前Steven Soderbergh的Che作比較。Che Guevara個人的名氣絕對比Carlos the Jackal來得家傳戶曉。但落在兩位導演手下,Carlos卻比Che來得精彩。雖稱不上傑作,但5個半小時、橫跨廿多年、近十個不同國家的史詩本身就是個艱鉅的任務。Olivier Assayas能拍起來不慍不火,本已足夠給他一個不少的credit。而且入場前對主角了無認識,但看畢總會對他多一點了解,儘管不知和現實有多大出入,總算是上了一堂另類的歷史課。

我們能想像的恐怖份子/革命英雄事跡/形象,片裹幾乎都全數包攬。策劃、中介、行動、受膜拜、非議、名利、,美女、背叛到最後的殞落。以劇情計甚為豐富,只是後段多少有點重複以及劇情以外沒有太多更進一步的內容。這亦是Olivier Assayas常見的問題,往往拍出不俗的劇情片,但總是欠缺一點甚麼似的。

2011年3月10日

Derek Cianfrance-Blue Valentine


導演將一個幾乎已是共識的事實(感情會隨時間流逝)拍得令觀眾反思究竟愛情、感情、婚姻是否真的是如他所說的一回事。

愛是種難以解釋的東西。不論所愛的是人或物,我們總不能清楚說明我們為甚麼會愛。是外表是性格是金錢是才華是幽默還是成熟。總之就是愛,或是自以為那難以解釋的感覺就是愛。

愛是種難以得到的東西,想這種東西能維持一生一世更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奈何這是很多人窮一生秉追求的東西。

熱戀如煙花般璀璨而短暫,美麗過後落得煙霧瀰漫。若以為有了下一代便能延續甜蜜,最終只會像乏味的口香糖苦了自己害了他人。

像殘酷版(500)Days of Summer,像輕量獨立版Revolutionary Road,像插敘版5x2。

今昔交錯剪接是突出感情轉變的上佳方法。
結尾有聲無畫地再次播出唱歌跳舞的片段是加強感染令觀眾靜靜坐著,回想整套電影的聰明方式。
丟下婚戒不久欲把它尋回,個人認為是近年愛情片當中最有感染力的其中一幕。

2011年3月6日

Satyajit Ray-Apur Sansar

終於來到Apu Trilogy最後一部Apur Sansar。

Apu長大成人,父母姐姐已先後去世,孤身留在城市因無法負擔學費而放棄升學,誤打誤撞之下竟然由觀禮者變為新郎哥。縱使盲婚啞嫁但Apu和妻子Aparna仍能互愛對方,奈何天意弄人,妻子於娘家不幸早產逝世,留下初生兒子Kajal.Apu受不了打擊心灰意冷,內心亦多少有點怪責無辜的兒子因此數年來都沒有見過親手骨肉一面。數年的人生低谷、遊歷、洗滌身心,最後終於鼓起勇氣與兒子重新認識共過新生。

作為結局,在主角Apu經歷了如此悲慘的前半生後(5位至親先後去世,剩下兒子),要來一個大團圓亦無可口非。本作與前兩部曲最明顯的是今次劇情不再是重點,改以情緒、氣氛感染。不論前段新婚的喜悅還是中後段喪妻後的悲痛更達至壓抑絕望,幾乎要在火車軌上了結生命。

Apu是聰明好學的人,但印度當時仍是落後國家,根本沒有供他發揮所長的環境,學以不能致用。因此他和很多年青人一樣前路茫茫。文員、小職員等工作有點大材小用。詩人、小說家等理想工作又賺不夠生活費,因此選擇了當補習老師。但補習工作時間不少,與妻共聚時間變少,縱使妻子多少有點埋怨收入不多(她本可是有錢人家女兒),但當Apu說要多收學生,請傭人打點家務時,妻子反過來說不好,希望Apu能騰更多時間陪她。可見兩人雖是盲婚啞嫁,先結婚後認識,但二人仍能發展出真心真意的愛。

命運總是Apu的對手,由小到大,他的至親一一離世,但他一直沒有低過頭,直至愛妻的意外。與妻子的相識本已是命運對他極大的玩弄,他本只是陪朋友到他家參加婚禮,但原新娘哥的臨陣退縮,竟由素未謀面的他補上,這在近代西方社會是難以想像,但時為50多年前的東方印度,社會風氣保守,如此實在見怪不怪,分分鐘原新娘哥亦是盲婚啞嫁的對像,因此才鬧出臨陣退縮的麻煩事。由於自小受西方思想教育,因此Apu最初亦反對這今天看來如此荒謬的婚姻。但未知是由於女方的美貌還是自己對愛的渴望,不知就裡地他就答應和Aparna成婚。這亦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捩點,沒有結婚,就不會喪妻,沒有結婚,亦不會有婚後的甜蜜生活,有得有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生可能會走上另一不可知的道路,但重點是人生永遠不能重頭來過,一切後果我們都只可接受,不能改變。

第二部Aparajito告訴我們知識可改變命運,機會盡在我們心中,因此第二部調子比較愉快。第三部卻相反赤裸地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多麼有限,多麼渺少。兩者雖然相反但不代表是互相抵觸,只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沒有對錯,隨遇而安吧。

正如姐姐去世時,Apu把項鍊丟進河裡。當妻子去世,他把心血小說隨風撒下,首尾呼應。生存、死亡、火車、成長。人生在世,若不選擇自盡,還不是要勇敢活下去。

2011年3月4日

Rodrigo Cortes-Buried


近年來越來越多密室,困獸電影相繼出現,甚至已自成為一種類型。印象中大概有Cube、Saw 1、Devil、Exam、Rec、127 Hours等都可歸納為密室電影。主要特色是人物少,場景受局限,但若要數將人物及場景的狹小推向極端則非Buried莫屬。

無疑Buried絕對是綽頭之作,全片就只得一人一棺材另加數種工具,90分鐘的長片運用如此少的元素實在是對劇本的一大挑戰,勇氣可嘉。傳統上的密室電影,雖然大多數時間是發生在密室中,但運用少量外景及回憶等是常見以擴展劇本空間的手法。Buried與他們的分別,主要在於它是接近原教旨式密室電影,沒有回憶充撐時間,換來的只有智能手機。

如此前設先行的電影,先天上已有大量的局限。活動空間的狹窄、空氣的不足、缺乏食物、手機有限的電池、火機、螢光棒的有限壽命。光是如此的元素本以足夠教人緊張萬分。奈何劇情變化不大,推進不多,道具略嫌太刻意為功能性而存在,鏡頭變化多得近乎賣弄,令整體有點為"搵戲黎做"。縱使導演有點想帶出美伊兩國關係惡劣,政府部門官僚作風,人為錢死為錢作惡,家庭關係疏離等來副題來豐富劇本,但大多只限於點水未見深入。

不論片首配樂還是海報設計都有點向希治閣取經的感覺,只可惜雷聲大雨點少,僅成不過不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