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5日

Michael Mann-Collateral


劇本怖局、出色對白、演員演出、剪接精準、配樂出色、兩小時節奏控制很好、沒有多餘(儘管結局小許陳腔濫調),整體甚至比被奉上神台的Heat更得我心。

像洛杉磯般的大城市,表面瑰麗堂皇,實質和原始森林沒兩樣,甚至能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發揮得極致。不論你是殺手,的士司機還是律師,為的就是做到最好/比人好。潛台詞就是要把別人比下去,才能得以維生。城市人彷彿都很有愛心很關心世事和身邊的人,但行為卻常常不能貫徹始終。看見新聞上的災難與窮人,可能會熱淚盈眶。面對街上的行乞者又可能會視若無睹甚至懷疑對方是行騙。說到底就是選擇性關心甚至難聽一點的”表現”關心,作心靈上的贖罪。正如片中殺手所說我們有幾多人關心過盧旺達天天日日的屠殺。對,我們都”知道”亦僅限於知道,實際上沒有為此做過一點事甚麼沒曾打算做任何事,像火車上的死屍待上六小時才被發現一樣。誰會在意/那可不是我的錯/我不認識他/我無能為力......

的士司機-生活有規律,人生有目標的都市人。但像其他絕大多數人,他所謂的理想、目標很可能窮這生也不能達到,從他口中稱為臨時工但已幹了十二年的兼職司機工作可見。儘管他對劇中的女乘客抱有好感,但若不是她有殺身之禍,我敢打賭他絕對不會有致電她的勇氣。因此從這方面看,他遇上殺手亦未盡是壞事。阿Q地看,假若殺上搭上的是另一的士司機,往後發生的連環凶案都不見得能避免。

殺手-你可說他看透世情亦不說他是犬儒,虛無。他殺人不用思考,絕不留手,對他來說只有自己的利益才是一切,殺人對他來說絕對只是一份工作,他無任何道德包袱。他的價值觀是人甚至這地球在大千宇宙裡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剎那,實在很可悲,可悲在這與事實極為相符。抱這世界觀的人絕對是成為一流殺手的重要元素,真正的置生死於度外。

不幸之事隨時會找上門,我們可以做的只有隨遇而安,要生存唯有適應這世界。

2011年4月24日

Richard Schenkman-The Man from Earth


低成本電影主要有數種拍法:密室為最常,鬼怪驚嚇次之。不談類型,其實就是以劇本或是以寫實,彷紀錄片等手法為賣點。後者不是我杯茶,甚至極為討厭,相反個人對密室電影的興趣甚大,全因想看看編劇如何在最少的場景,有限的人與物當中扭盡六壬,儘管它們大多時都虎頭蛇尾。

今次說的The Man from Earth是在劇本上花功夫的一類。它的電影海報真不知算不算有誤導成份,本片勉強亦是一套科幻電影。以內容計它的科幻(天馬行空)成份甚至極為充足,但它沒有一點特技,所有戲份都發生在主角的家及出面花園附近,亦不是高達-Alphaville、杜魯福-Fahrenheit 451式負托邦低成本科幻。The Man from Earth是一套十分硬派,內容學術性十足,涉獵史前文明、考古、人類學、宗教研究、心理學等等的純對話電影。當然對一些這方面的專家來說,電影裡只算皮毛,甚至極為膚淺。但對一般觀眾如我,它的內容已非常大量,要考究當中資料的真偽怕會花上很大量的時間。以電影計,故事性強、追看性高,結局對很多人或許會覺得是敗筆,但我卻覺得是神來之筆,縱使劇本(主角)有數次以似是而非的原因來化解他人的質問算是少許扣分點令全片未致完滿,但整體亦是佳作。

天馬行空式劇本或許很多人以為很容易寫,以為把一切稀奇古怪點子拼貼一起,不用理會甚麼邏輯不邏輯就成。其實卻不,原因大多數人內心都是偏向保守的,當你的概念或內容超越大多數人的底線,推翻他們的宗教,道德,價值觀時,作者被千夫所指被嘲弄幾乎是難以避免的,縱使很多超越時代的經典都是如此誕生。The Man from Earth未必是經典,但它的內容定會觸動到部份人敏感的神經。而像驚慌時的表現,你能作的反應大概處於尖叫與大笑之間。

(含劇透)主角說他已14000歲,家裡的畫是梵谷親手送他的真跡,接著他說自己如何在一萬年前在洞穴畫畫,如何遇上哥倫布、佛祖、怎樣避開冰河時期、黑死病、天花、兩次世界大戰等等。最後,他說自己其實就是聖經中所說的耶穌基督,說著自己的事跡與記載的有何不同,自己如何由佛祖那裹啟發出後來的所謂基督教義和教義怎樣被扭曲,美化,神話化。觀眾/劇中其他角色聽著發問著的問題全被他一一輕易化解,一切近乎無可挑剔。發展到最後真的和宗教無兩樣,你只可選舉信與不信。但(人類)可笑的是當荒謬或真實到極點的處景放在你眼前時,多數人反而選擇不相信。但面對世上大多數破綻重重的所謂宗教時,我們又會極為虔誠。這亦是我覺得結局的高明之處,當然不排除是劇本江郎才盡下的狗急跳牆之法,但出來的效果既可將故事帶到另一層面,不再局限在聽一眾人物的對答,不再局限於究竟一切是作者(主角)給我們開的極大玩笑還是耶穌基督切切實實在我們眼前顯靈。他探討和看透的已是人類信仰的脆弱,先入為主能到達的可笑地步,面對與自身觀點相反時的盲目反對完全無視客觀現實,人類號稱高度發展下對世事的無知,一個人知識的所限,能力的渺小。我相信,假若有天審判日真的降臨,上帝亦只會被愚昧的人忽視,被當作瘋子。人們仍樂於信奉自己心中的宗教,那怕它已經離經很遠。

2011年4月19日

孫立基-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

在香港般的文化沙漠(不代表以下文字及本人很有文化),文字評論/較嚴肅的討論基本上只落得兩個下場,不是被大多數人邊緣化便是(高傲的)作者本身自我邊緣化。更悲慘的可能是如本文般被視為五毛,高等華人論,電影公司打手,等富有中國特色的產物而消失於茫茫視野之外。

全球首部3D情慾電影-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能夠在最地球其中一個最保守和偽善的地區-香港本土製造本身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此嘗試從幾方面說說本片與本片所挑起的周邊問題。

先說影片本身,情慾電影古今中外無數,3D卻是頭一遭。在3D亦屬發展初段的今天,要面對要改善的問題隨便數已有一堆:需配上3D眼鏡的不便(特別是對本已帶遠近視眼鏡的人),層次感不是完全沒有就是一層一層般放置於眼前,鏡頭較快速移動時的朦朧及所帶來頭暈不適,很多電影甚至沒有把影片調光以致帶上3D眼鏡時光度大減,更不消說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的偽/後期3D電影充斥於市面。而不論製作人或是部份觀眾在心態上仍停留(對,我說的是停留,因為個人認為此期望絕對是膚淺的)於看3D電影便一定要有無數觀影上的刺激才值回票價的階段,即影片一定要有巨量物件飛向眼球,立體感要多誇張有多誇張。完全漠視景深層次,真實度等的不太吸引但其實是真材實料的3D技術。

肉蒲團的搶眼式3D技術主要應用於飛刀,子彈等場面而不是性愛當中是被絕大多數人口誅筆伐的原因(期望超立體或比真實更真實的立體性愛場面或者是很多觀眾的入場原由)。但其實這只是很多觀眾一廂情願的科幻想法,只要稍作思考已知道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是不太可行的。情慾電影最基本幾個吸引點不外乎男女角的裸露、性器官、激烈性愛動作、不同體位、多人性愛、女角的高潮表情、叫聲甚至精液的射出等。本片除了沒有射精、顏射等四級成人電影場面外幾乎全部盡有。因此大多數人的批評是本片性愛的不夠3D,不夠震撼。在此寫下數個或者是很多人希望本片"應有"而沒有的場面。如:鏡頭彷置於女性口腔,陰部內拍著男性陽具的正面特寫面向鏡頭/觀眾性交/鞭擊以滿足他們的立體/飛出震撼感。鏡頭彷被動視點令觀眾有置身於被顏射的第一身現場感。胸如雨下有如伸手可及以一親一眾女主角渾圓的胸部,男主角雄偉的陽具等場面。頭兩點技術上是完全不成問題,可見於現有的飛刀子彈場面,但一定會被本港影視處刪剪,在我認知裡近年在本港有正場上映的電影有類似的場面只見於Bruno裡的不知是真或假的陽具特寫舞蹈(影視處寬外嚴內的雙重標準已不是新鮮事,這是後話)。胸如雨下則是現有或未來3D技術都難以實現的埸面,號稱當今最利害的Avatar的"可觸感"仍然和科幻式情節/我們想像中仍有極大的一段距離。以我看過的少量3D電影來說。Pixar的Up是不俗,但它終究是動畫。Werner Herzog的紀錄片Cave of Forgotten Dreams部份靜止立體鏡頭是令我驚訝而真真正正有猶如現場般的立體感。以全真人電影計,肉蒲團的景深是令我看得很舒適的,不突兀,不會如紙片般分割,聰明地懂得避開過多的鏡頭移動避免朦朧頭暈,光度的調高以致帶上眼鏡入光量減少下感覺仍和一般電影相近,這些地方都比很多荷里活製作做得好。

劇本/原著以性愛情節包裝說著一個因果報應,有愛無性也可是人間極樂的故事。你可說如此假道學不過想借多少似有還無的內涵令人錯覺作品不致過於低俗,骨子裡還是百份百的販賣色情暴力。當然捧此觀點的人或許應先釐清何謂低俗?界線在何?何以是如此界定?甚至為何不可販賣色情暴力等較深一層的問題。以我個人的角度,性和愛絕不是對立,亦不存在誰比誰高尚,那種靠真摰等問題。而除了鼓吹強姦,性侵犯兒童外,幾乎任何情節也可放於電影和小說內。暴力亦是近乎無底線的東西。當然這一定不會是主流思維。對很多人來說有做愛場面已是極為低俗,有人又認為不可說髒話,有人則覺得不得見一點血。總之人人界線道德觀不同,若每每站在道德高地審視別人,無疑又是另一種暴力。而在我們現在身於充滿無限病菌的社會,想營造/假造一個無菌白社會結果只會走進負托邦式世界,概難以達成亦不見得是好事。而這只是一部電影,若把現實社會的罪惡通通怪罪於它是無比愚昧訴諸無知,怪的該是教育制度,需知道在越保守的地區,性犯罪不見得少於相對開放/墜落?的地區,甚至越禁越多犯罪,性與毒品皆如此。

最後想從四位女主角談談香港與中日歐美等不同文化。當然本人生於港長於港,熟悉香港更甚於其他地方,觀點上或許有多少偏見,但我相對它最少說明了少量的事實。原紗央莉,周防雪子,藍燕的表現是很好的,角色要求她們都能達到,亦不會給人畏手畏尾的感覺,出來的效果是大方的,是美的,是正面的。相反本港女星雷凱欣出來的感覺設設實實告訴他人她是一位香港女星,概要接拍,但又要覺得是一件很嚴重的事觀之,從事前的訪問對答到成品都是如此,她給我的感覺就是她也覺得自己正在做的演的是低俗是罪過是不道德的。

香港人,是極為保守而偽善的,這在上文已多少反映出。在香港,任何女性(不論藝人與否)只要打扮得比較性感,或拍了一點寫真甚至情色電影幾乎一致會受到他人又看又藐的對待。這同時衍生了兩種各極的現象,大量的報章雜誌以女性身材作賣點,人們一方面看一方面又會說女明星們如何低俗(這多數出現於女性觀眾口中)。另一方面又會出產了像香港先生般的節目成為城中熱話。同一批的女性們頓變成開放的一群,高談玩弄男士。我看不出當中的有任何連貫的邏輯可依,但她們就是存在。不用偽善這形容的話,我另一想到的便是她們只是不甘心常處於被看的低位,當她們佔據高地以審視異性時,她們是極為樂意甚至引以為傲,認為是時代女性的象徵。因此她們藐視的不是色情文化,而是只想成為高高在上的審視者。另一怪誕的事是,絕大多數人(不分男女)都覺得本港o靚模,色情電影女星及性工作者是極低俗的,都是傷風敗德。這在其他地區相對沒那麼嚴重(當然各地都有極保守人士)。美國女星不會覺得脫是一件怎樣樣的大事,歐洲多國有紅燈區,日本成人電影和一般職業無異,甚至在中國大陸但本地女星每每把脫看成是比生命更大的事,就算真的脫時亦定會以甚麼為藝術犧牲,極後侮,是人生一大污點等說話淡化事件。甚至彷彿會被誅連九族,被迫和家人脫離關係般嚴重。輕則把甚麼健康性感成為口頭蟬。這全因社會保守風氣造成的惡性,愛看又不敢認甚至藐他人。一部這類型的電影放於歐美,它大多不會成為社會話題。如今在港所引發的熱鬧討論,在電影公司看當然是好事,但以社會宏觀地看,電影照出了很多人的落伍面。最色情的說到尾是他們的腦袋。最低俗的是這些極保守人士。常以國際大都會,世界潮流尖端自居的香港人,睜開眼睛吧,手持Iphone不等於能與世界同步,肉蒲團絕不是甚麼離經叛道的作品,它不應受到如此的高度鞭撻,以平常心面對吧,多了一部肉蒲團,世界不會因此更壞。

2011年4月15日

涉谷實-現代人


現代人,未至於喪心病狂,但總有點病態。正如病態社會下的窮人要住在如地震行雷般的列車軌下,長期在此環境下生活,想"正常"也難。

本片-現代人表面是很嚴肅的電影,探討社會的黑暗腐敗,人類的貪婪背叛。但它終究是套庶民劇,故事發展著,卻變成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當愛變得極端,真不知還算不算是好事。殺人、放火、肉體、人格、金錢等種種都成為達成目標(令愛人幸福快樂)的手段,對愛人來說或許很浪漫,但對社會來說,這種人頓成敗類,非收監/剷除不可。這同時成為另一種現代人的病態,凡是行為,思想,道德略異於大眾的,不論心靈或是肉體定遭強勢的大眾打壓、隔離、消滅。從小時教育到大時工作,東方社會全都以機械式生產成年人,成為社會的齒輪。可怕的是小部份齒輪損壞仍阻不了機器運作,只會陸續有來的後浪頂替,制度成了牢不可破的巨物。

導演涉谷實,在今時今日來說名氣不大,當代除了少數對日本電影有較深認識的影迷外,大概沒太多人看過他的作品。穩打穩紮,拍攝題材廣泛,剪攝明快,劇本控制皆有一定水準,大概是處於甚麼時代都能生存的電影工匠。

2011年4月13日

Suanne Bier-In a Better World


榮獲201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質素當然有一定保證。但在我看本片的水準卻在Biutiful和Dogtooth之下甚多。個別部份拍得好好,但結局過份刻意而老套,整體服務劇情為主,相較另外兩片它內容明顯未夠深入。但又比大多劇情片多一點點內容(溝通、包容、反戰、國族情仇、支配他人性命、不完滿家庭關係等)或許因此吸引保守的評審(你很難想像Dogtooth會在奧斯卡得獎吧!)。

一個做盡壞事的人渣究竟有否生存/被救的權利?

怨怨相報何時了,說來容易,但容忍應否有界限呢?怎樣會變成縱容,怎樣又會是在包容之下呢?別人越過我們的底線時(假若底線是應/事實存在),我們應吾還以顏色呢?

親如家庭成員內部溝通已難,更不用說不同種族甚至是仇人相互間溝通。戰爭的種子往往因此而生下,由小事演變成為誓不兩立的戰爭,屠殺,有始無終。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既難以改變現狀影響他人,甚至人本身也有不能自控的時候。人,終究是人。

2011年4月12日

金知雲-我看見惡魔


觀看之前,聽過很多對本片的讚賞。而我一向十分喜愛"此類"韓國電影,原以為我看見惡魔會是一套非常合我口味的零食,誰不知吃著吃著我總覺它刺激不了我的味蕾,像不太重口味的薯片,吃得不夠痛快,甚至沒甚麼罪疚感。(自知吃薯片會長暗瘡又不健康,看暴力電影是一種剝削是沒甚麼意義的純娛樂但這同樣是他們吸引之處,快感往往來自游走道德邊緣)

我不算看很多極端暴力的電影,我看見惡魔以暴力作賣點,但於我感它還有很大改進的空間。以商業電影計算,不算豐富的劇情下140分鐘的片長實在太多,中段在變化不大,暴力沒有明顯升級的情況下甚至有點悶。儘管最後編導欲以加上少許"內涵"深化作品以致不流於廉價娛樂,但整體感覺和朴贊郁太相像,一拼之下高下立見。

看到海報,選角甚至看電影的經驗告訴我,本片應該會是一套"雙雄片"。但帶點出奇的它竟然不太是,最起碼它沒有如大多同類型的鬥智鬥力。全片幾乎都是由李炳憲飾演為妻復仇的警察佔絕對優勢。崔岷植飾的變態殺手在他面前更有點像低智罪犯,完全被玩弄於鼓掌之中,過程便在被發現 、被虐、被放走、再被發現這循環中打轉,懸念大減,甚至連故事性亦下降。有人或許會覺得李炳憲的手法是高層次復仇,慢慢折磨崔岷植,讓他活在恐懼當中不知何時何日當災(手法有點像中島哲也導演作品-告白裡的松隆子)。但還是老問題-珠玉在前,儘管我亦不想如此比較。朴贊郁-原罪犯裡同樣由崔岷植飾演的角色結局,整個劇本怖局,絕望,被對手玩弄致一心尋死的感覺實在比我看見惡魔高出兩籌以上。

在李炳憲眼中,他看見惡魔。在崔岷植眼內,他同樣看見惡魔。或者片名,海報比影片來得更有內涵。

2011年4月9日

Lance Hammer-Ballast


以下說話極為偏見,不喜勿閱。

有兩類電影手法對我個人來說是活受罪。永無休止的手搖鏡頭,空洞無物(最起碼我看不懂)的劇情,而以上情況很多時都出現在低成本獨立製作身上。當然看過一些有以上元素但仍十分出色的電影,但大多時候不是生理條件接受不了(頭暈)就是看得呼呼入睡(這多數是亞洲電影身上出現較多,實在討厭凡是淡如水的家庭關係就說是致敬小津,凡是長鏡就說是塔可夫斯基,侯孝賢後繼等等的"評論")。

今次要說的便是Lance Hammer的處子作Ballast。它有盡令我大呼救命的元素。印象中上一次有此感觀的是菲律賓導演Brillante Mendoza的Service(此子新作Kinatay得了2009年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和Gaspar Noe的Enter the Void(看畢簡直如影片中在地獄與人間遊走了不知多少篇)。主要想說的是手搖鏡頭。很多人都覺得手搖鏡頭等同真實感。戰爭片,倫理劇更是常用。但我想說的是固定鏡頭,推軌甚至電腦特技都可以很有"真實感"。同樣,手搖鏡頭亦可拍成超現實,技法不是重點,內涵才是一切。我只覺無休無止的手搖鏡頭,誰說對白便影著誰,失焦,無構圖可言的攝影技法是馬老虎隨意,沒經過深思熟慮下的產物,如現今拿著手機拍生活實況的短片。

開場時影著男孩在廣闊的地上面向無盡的前路,數以萬計的群鳥亂飛原本可以是一個經典的電影鏡頭,但在癲簸的掌鏡下無疑大剎風景。

在不舒服的視覺感官,乏味的劇情下,觀眾原本已不多中途離場亦不少(我亦多次想離場及閉目養神)。那怕你作品背後有那麼多意義和信息,嚇走觀眾無疑不見得是光彩的好事,是值得所有創作人深思的問題。

Alex de la Iglesia-The Last Circus


這是我2011年HKIFF觀感最差的一部電影,不是影片質素(雖然亦不見得很好)而是主辦單位的問題。以往亦有多次在Art Centre看電影的經驗,雖談不上好但最少無痛。今次這套Last Circus是HKIFF放映期的第二場,但數天前的第一場亦已因影片不能如期到港而被迫取消。原以為我選看的4月8日場次能如期放映是大幸,誰知道在開始放映到放映途中才發現或許取消掉不能觀看亦未必是壞事。首先銀幕極細,而且銀幕與影片投射出來的比例不是100%(即例如銀幕是4:3,但影片卻是16:9,我相信絕對不是導演的意圖,並不如早前上映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的Biutiful般刻意透過不如的銀幕比例來呈現不同的感覺。這次絕對是場地同有關當局的問題,感覺像看VCD般的窄銀幕電影)。其次是畫質不佳,大概是由於根本沒有一個拷貝到港,今次放映的相信是數碼HDD版甚至是播放DVD。在沒有事前通知的情況下,這做法實在是極不尊重觀眾的。最後是放映途中的故障令停頓了數分鐘,當恢復過後亦出現不連戲的情況。根據我以往在其他本地院線的觀影經驗,曾在百老匯電影中心觀看北野武的奏嗚曲時出現短暫無聲音,事後除了道歉外影院亦安排退款或免費收看其他電影等方法平息事件。但今次HKIFF連一點兒事也沒有做實在是令人抱歉,我亦不是希望他退款或甚麼,但最少完場後也要有工作人員作少許交待吧?近年HKIFF的質素已被很多人抱怨甚至放棄參與,但我亦持可接受的態度對之甚至在今年票價創新高的同時我的觀看數目亦同樣創新高(65元的門票加上手續費等幾乎比大多數戲院上映門票更貴),但基於他們選擇的電影很多都不會在本地影院上映,因此有機會於銀幕觀看是難得的機會。但今次的事件卻是一個不快的經歷。

說回影片,榮獲得威尼斯最佳導演獎,同時是評審Quentin Tarantino的心頭好,可以想像它大概有甚麼元素。血腥暴力、自殘、豐滿美女、怪誕造型、幽默等帶點剝削和cult等東西共冶一爐。但效果我卻覺得不甚了了不怎極端,過份場面是有趣整合卻流於中庸。

斷裂的劇情,甚至影片上下半部有如兩部電影。部份剪接不太"正常",後半像被迫刪剪數分十鐘草草了事的感覺。不連貫沒過場,西班牙內戰背景到後段完全不見了變成本劇自我架空的東西。主要是以主角傷心小丑的復仇為軸來把玩一些其實不算太暴力的場面。題材不深入,甚至寧願它抽掉故事純粹遊戲一番效果可能更好。結局不論傷心小丑還是開心小丑最終都成輸家的一幕算是有點點光茫。

2011年4月7日

Danis Tanovic-Cirkus Columbia


繼2001年備受讚賞的No Man's Land後,波斯尼亞導演Danis Tanovic拍過改編自Kieelowski未完的劇本Hell,拍過荷里活製作Triage,但總得不到當初的口碑。十年過後,再次回歸波斯尼亞終於略有回勇的跡象。

再次是描寫戰爭與政治大環境下的小故事,卻不再像No Man's Land般政治明確、針鋒相對而是溫情小品。以1991年波斯尼亞為背景,柏林圍牆倒下不久,蘇共已成過去。離家廿載與兒子素未謀面的父親帶著美艷的未婚妻與黑貓回到故鄉,取回他自己(前妻與兒子現在)的居所。故事因而發展,暴發戶般帶空降小鎮,像裝飾品多於夫妻的後母,似有還無的父子關係,與前妻仍欠分手的一紙文件,戰爭的降臨但兒子根本無意從軍,他關注的是能否接收到美國來的大氣電波,與後母的感情,最後國家似在內戰邊緣,但全城熱衷的卻不是戰爭與政治,而是尋找失貓的賞金。

看這些電影,難以避免以政治隱喻解讀,在此不免俗地作丁點個人聯想。

兒子與他友人最愛的事就是能否接收到美國來的大氣電波。對生於小國小鎮的他們,資本主義/富裕/先進的盼望是難以抵擋的。

父親像暴發戶般的從西德回來,大概是很多對西方世界不抱好感的人的刻板印象。

鄰居兩夫妻吵架令第三者-老婆婆得不到照顧而不能用膳。說的就是上一代/兩人的爭執如何影響下一代/第三者。正如主角父母的離散直接影響到兒子的成長。正如兩國政客的戰爭卻影響兩國人民甚至其他國家的無辜連累。

重賞尋貓,政治不是人人都愛都想理的事,但錢卻沒甚麼人不愛。面對國難當前仍敵不過金錢誘惑。

很喜歡這類大背景下的小故事,如Goodbye Lenin,如The Lives of Others。不論調子沉重或輕鬆,散場後總有點戚戚然。

Errol Morris-Tabloid



看到中後段,我越覺自己有罪疚感,因為我亦曾是某些小報雜誌網上短片的讀者。差點和手淫後的摩門教徒同感羞愧。而這罪疚感來自自己及身邊觀眾的歡笑聲當中更覺悲涼,在此並不是要搶佔道德高地責罵觀眾及導演,我覺得觀眾基於它離奇過小說的事跡而發笑是人之常情,導演Errol Morris亦無醜化甚至不尊重當事人,本片他甚至可以說拍得十分出色。我的悲主要是哀人類本質上多少都有點幸災樂禍之心,相傳人甚至人猿最早的第一聲笑聲也是源於看見同伴仆倒而發出的。說自己從未在別人的痛苦傷口(不論大小)上取樂是極其虛偽的。我們有意無意識地都知道這對當時人作出不同程度的傷害。而被傳媒扭曲、放大,失實甚至創作報導因此而走上絕路,沉淪甚至瘋掉的例子大有人在,可幸的是本片主角Joyce McKinney沒有成為另一慘劇,儘管她亦受過傷,但她的樂觀/天真甚至可能十分值得我們學習亦因此成就了此喜感十足的紀錄片。

無可否認人人都有點好奇,八卦心,因此小報,娛樂雜誌,花邊新聞才會越唱越旺甚至已完全蓋過了"正經"新聞。我們大多以消費者自居,消費名人名星甚至社會上的不知名小人物,而傳媒就是服務提供者。一個雞與雞蛋的問題,究竟是先有需求才衍生供應,還是先有傳媒然後產生大量八卦讀者。同樣的問題可應用在壞電影電視劇身上。

羅生門式紀錄片,的確比大多想故作持平,硬塞不同觀點的紀錄片來得有趣且成功。在這片我們能看見多方的說法,有正有反,導演亦沒有洗腦式植入他個人觀點,這是我欣賞它/他之處。觀眾可隨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一方,她可能真是曾綁架強姦他的意中人,她亦可能是a very special love story的女主角。God know the truth。

很多影片特別戲情片都標榜真人真事。我卻希望此真人真事紀錄是虛構出來的,寧願她是角色而不是血淋淋曾被大眾欺負的一個活生生的人。你當我是虛偽我亦會如此說,當然"你當我是虛偽我亦會如此說"這句話本身亦可能被看作是一句很虛偽的說話。

2011年4月4日

Jerzy Skolimowski-Essential Killing


愛它抽空原由的開頭,往後甚至不打算像絕大多數電影般交待why、when、where、what等戲劇"基本要素"。明刀明槍直入主題-逃!

導演從劇本到現場拍攝都顯出他的不妥協,72歲的高齡仍能在這嚴峻而具決心勇氣的考驗(現場環境低至零下三十多度!)本已難得,而且還要拍出如此的佳作實在了不起。他亦無意說政治,否則他大可把美軍虐待行為加以戲劇化,他關注的是人如何像動物般在野外求生此原始行為。

被追殺原因、時間、地點、人物皆不明。知道的是環境要麼乾旱不就極寒,儘管有說地點是波蘭,但這亦無造痛癢,總之就是世上任何一個極端惡劣的角落。主角是疑似美國眼中的"恐怖份子"中東人,沒有名字亦沒有說過一句話。被追殺原因的留白更是點睛之處,絕大多數電影都會選擇清楚交待"為何",為何被追殺、為何殺人、為何強姦、為何入屋打劫、為何為何,彷彿任何事都非得為它冠上一個原因才行,一方面是服務觀眾以完滿劇本,另一方面卻是落入現實生活中的假象,即任何人做任何勾當都是有原因有邏輯很科學的。如此安排可套用美軍出兵的現實情況,既然所謂的出兵原因到頭來不是謊言就是誇張失實,倒不如直接了當要打要殺來得"光明磊落"得多。

Vincent Gallo飾演的主角或許是最難演的角色之一。外在環境與內在劇本都給他極大的挑戰,大概是像他般的怪客才會接受和駕馭得了這種劇本。演得好就能像現在勇取影帝,壞卻成為他人的笑柄甚至把事業也賠上,他同樣沒有一步妥協過,他就是做得到純行動的訓身演繹。在茫茫雪地上逃亡,在狹谷裹躲避直昇機與士兵的掃射。他飢餓、受傷、疲累、無助、絕望。他不知身處何地,他不懂當地人的言語,他要食樹皮、螞蟻甚至飲人奶為生。與人與動物搏鬥的過程中某程度上他已和野獸無異,他願意付任何代價為的就是生存。如染血的白馬在雪地上蹣跚前行,既是詩更像畫。

2011年4月1日

Ben C. Lucas-Wasted on the Young


在這虛無的時代,現實與虛幻的界線早已模糊不清。

青少年電影的大忌就是描寫出來的是成年人眼中的青少年世界觀,生活方式等。在這澳洲電影卻完全不會,它的結構、剪接、怖局、格調都很新鮮而充滿活力。

主角是同母異父兄弟,Zach是風頭人物,Darren則是內向書生。Zach是富二代,是校園的老大,是派對攪手,是眾人的中心能為所欲為。Darren卻比路人甲更路人甲,當家裡開派對,他也寧願留在房裡打電玩寫程式等。女主角Xandrie平日同樣被視作透明人,她暗戀Darren但卻被Zach等人侵犯,故事由此展開。

社會上有很多像Zach這樣的人。他們的出身背景行為等近乎人人一樣,富家子弟自以為是高人一等的貴族,身邊定有不少酒肉朋友,是朋友圈中的領袖,是女生的獵物,不可一世。他們這類人能夠存在很大程度是他人的縱容及樂於有如此的人在社群中所致。我們有權制止他們,一切取決於我們的決心。因為袖手旁觀如同共犯,我覺得這裡編導多多少少想隱喻納粹黨及一切獨裁政府。只要我們願意,任何獨裁者都會倒下。他們能執政,不是由於我們暗裡支持就是愛理不理令他們有奪權的機會。這算是一個相對小眾的觀點,認為不起來反抗納粹的歐洲人亦要為納粹所做的事負責任。

電影中的年青人不論做愛、打架、殺人、自殺都很想有人圍觀見證甚至越多越高興。這的確是現今很多青少年的特徵。自大又自卑、愛炫耀、愛分享,十分計較他人對自己的批評(尤以網上留言為甚),影片中沒有出現過一位家長老師成年人,父母不是離婚就是不懂與子女共處,令子女渴望被周遭人重視.在這環境下,往往以暴力解決問題,校園欺凌甚至槍擊事件越演越烈是可以預期。

剪接有趣,令本片有多重切入角度。主觀地各人的孤獨出發,抽離的第三身旁觀以及進入疑幻似真的世界逃避現實。

結局很廿一世紀,很"民主",很到肉!

Andrei Ujica-The Autobiography of Nicolae Ceausescu


要數十位你認識的羅馬尼亞人,應該七八個是足球員,加上一兩位電影導演,剩下的便是壽西斯古。

長達三小時的紀錄片。沒一個鏡頭是導演Andrei Ujica所拍的,甚他至沒補上一字旁白,全是由萬千新聞紀錄等剪輯出來的。那麼他還可算是導演嗎?還是只稱得上剪接師甚至乎只是一位Youtube user(哈!)。這三小時的巨篇究竟屬否他個人的作品呢?

在缺乏原創難以原創的年代,他今次的手法究竟算是超前的創意還是缺乏創意下的產物仍有待時間証明。我關於的另一點是劇情片能否用上這手法呢?不談知識產權等問題,我實在極期待有天能看到有人將不同的劇情片剪輯成一套自家長篇作品,一定很有趣。

新聞與紀錄片原本已難以避免過份主觀,因為一切都是被選取剪輯出來的東西。當然主觀不一定代表片面與扭曲,但大多時都難以表現事實之全部。但現在導演如此極端地從新聞與紀錄片抽出他想要的東西。整片出來的感覺反而旱見地寫實。吊詭的是他如今是將別人經剪輯的片段再剪輯一次,卻得出負負得正的超寫真,奇哉!

p.s.Jean-Luc Godard的Film Socialism有作過少量的嘗試,直接挪用Agnes Varda所拍的少少片段,理由是他覺得那片段非常精彩,認為它們非常符合他想表達的東西,既然它們已經存在他為什麼不用呢?Jean-Luc Godard認為藝術作品不應該被當做財產進行劃分。

Djo Tunda Wa Munga-Viva Riva!


剛果電影大概沒多少人看過甚至聽聞過。出奇的是當中描寫的世界與我們刻板印象中的非洲窮國卻有點距離。

它不算太窮,儘管時而停電,當中的小混混過著發達國家人民的生活,他們泡著與我們相近的夜店,同樣聽著強勁節拍的音樂,穿金帶銀像美國黑人社區多於新聞時事節目中常見的窮鄉僻壤。真想知道現在的真實情況究竟與電影中有多大出入。

不談國籍背景,一切幾乎就是B級荷里活電影。從劇情、類型、拍法、演員種種。集黑幫、性愛、暴力、走私、貪污等見慣見熟的東西於一身。當看見名不見經傳的剛果電影仍和歐美無異,你就知道現今全球化已到達一個甚麼樣的地步。

愛類型片的朋友可以一看。但若抱獵奇心態觀之應該會大失所望。

2011年3月30日

Sylvain Chomet-The Illusionist


我大概是少數對The Illusionist極失望的人吧!

看畢,首先感到可惜的是Sylvain Chomet在致敬/改編/臨摹Jacques Tati的同時完全抹煞自己以往的風采。其次,或許我們再也沒有機會看見/出現另一個像Jacques Tati般的大師和他的作品。可幸的是今次的改編是動畫而不是真人演出,以不致成為災難。

Magicians Don't Exist但笑匠是真實存在過的,不過已成過去。

本片除了是改編Jacques Tati沒拍成的劇本,但基本上可看作它是Jacques Tati作品的集成。主角即是Mr. Hulot.加上類似Mon oncle的兩代關係,Trafic的笑點與Playtime的同一鏡頭內不同人群做著不同事物的幽默。而Mon oncle的少量片段亦於本片後半部真實呈現出來。奈何以上種種空有外殼而不見靈魂。Mr. Hulot甚至不再是Mr. Hulot,只剩一點小情小趣。當然,在沒有戲謔資本主義如此豐富的題材下,劇本處理上是需要更大的本事才行。Sylvain Chomet明顯力有不逮。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Sylvain Chomet沒有太多"懷才不遇"的經歷吧,處理不來如此沉重的劇本。劇本是Jacques Tati獻給女兒Sophie的作品,以彌補自己投入工作,與女兒的缺乏相處時間。Jacques Tati本人在拍畢他代表作Play Time後的破產及得不到大眾賞識受人白眼與Sylvain Chomet甫出道便有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這樣在票房、口碑、獎項皆得的作品,路途一帆風順與Jacques Tati大相逕庭。沒有深刻經歷令他今作往往流於表面。

時代在變,浮誇膚淺取代一切。當有天發現自己已不適合這時代時......還要繼續表演下去嗎?

Shadi Abdel Salam-The Night of Counting the Years


看畢全片,只能說句-光,很美!

不論自然還是人造。灑在皮膚、石牆、沙丘、棺木上的光線。日出、火炬還是燈泡。色彩層次分明,構圖平實但不平凡。大地同色系的畫面,輪廓,山丘、石壁、衣服、頭巾的素色更突顯出紅帽紫花的搶眼。

早期的彩色片(雖本片攝於1969年,並不算太舊但仍界於是黑白與彩色轉變之間。Lawrence Of Arabia都只是1962年的作品)就是和今天的不一樣。早期的是真真正正的彩色電影,色彩對那時的電影人來說是新東西,他們會樂於做不同的嘗試務求令影片出來的效果更美輪美奐,色彩是元素是題材是內容。Jacques Demy的作品便是最好的例子。而運用色彩的另一極端如本片,當你對比今天的"彩色電影",你便會發現現在的電影色彩上大多不再以美學作考慮,而是以"寫實"為本,他們不再把色彩作為一種創作元素,只會把亂七八糟的"顏色"放進鏡頭,毫無美感可言。在本片,你會見到畫面上都是很順眼的,與環境很配合的顏色,就算是它裡面日出的magic hour亦不會是過份五彩繽紛的天空。當然大多彩色片同時會削弱了對影子的捕捉和運用,但在本片同色調的情況下卻不會。在這裡,影子是"存在"的,是流動的,是美麗的。再看看現今的電影,除了少數很刻意的打燈效果,現在幾曾會在鏡頭裡意識到影子的存在?

配樂神秘,怪異甚至陰魂不散般。鏡頭在洞穴裡遊走。多點帶有迷幻的味道。

2011年3月27日

青山真治-浩劫餘生


單色調裡彷彿烏煙瘴氣的世界與Michelangelo Antonioni-Red Desert那彩色的污染相映成趣,同樣單調卻誘人。像老電影、舊照片、中國茶。越看越有味道。

青山真治淡化處理巴士騎劫事件。血沒有該有的顏色,槍擊沒有預期的緊湊,篇幅更出奇地少。他關注的只是生還者受創的餘生。以及他們怎樣才能走出傷痛。

於事件中被脅持的巴士司機-真(役所廣司 飾)選擇離家出走,兩年後才回到家園。但兩年了無牽掛的生活卻不能帶他走出陰霾。他只好決定照顧當年的另外兩名生還者,現而成孤兒的兩兄妹-直樹與梢(現實中的兄妹宮崎將及宮崎葵 飾)以彌補心中的自責。動聽的說法是為他人而生,實際卻是自我懲罰的行為(從身體異常不適多時仍堅持不去做檢查可見一班)。

兩兄妹的媽走了,爸死了,只剩保險公司寄來的賠償及親戚客套,故作關心的慰問。溫室長大的他們,面對個人的遭遇,父母的離開等多重打擊,現在只剩兩兄妹的生活下,不上學,不打掃,不能照顧自己是可以預期的。他們甚至不再說出一聲話,哥哥直樹更以暴力作發洩以致最後無可挽回的結局。

影片後半真買了一架舊巴士與兄妹及表哥一行四離開傷心地,向未知的目的地出發。相同的交通工具,返回案發現場從新出發。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才是逃出惡夢的正確方法,若果逃避能解決問題,那麼世上的難題未免太易化解吧。

影片很多遠景,風景構圖色調都很美。節奏緩慢,如同主角們漫長的重生旅途。結局哥哥入獄了,妹妹以眼睛替哥哥看那美麗的海。兩人儘管距離很遠,但仍能以他們的方式溝通。真與梢到了美麗的山。梢終於開口說話,拋走貝殼,走出陰影,重見色彩。

Eureka!!!

Julio Medem-Room in Rome


若果要我幫這電影改中譯名,我會叫作-日出羅馬。大概就是向Before Sunrise & Before Sunset致敬之意。

不知導演有否如此意圖,但我越看越想就越覺兩者之類近(不排除是個人的穿鑿附會!)。都是發生於一日內的愛情故事,都是由陌生到難捨難離,都是停不了的對白。不同的是一個漫遊巴黎,一則困於羅馬的其中一間酒店房間。

我和Julio Medem一向不算太過電,看過他評價不低的Sex and Lucia和The Red Squirrel,是有水準的電影,但談不上很喜歡。相反今次評價參差的Room in Rome我卻覺得十分不俗(或許是我太好色吧)。

在此先向有興趣看本片的朋友來個溫馨提示。本片是兩位女性的愛情故事,有大量做愛場面而且比現時戲院大多數的"色情片"都來得露骨,場景只有一個,就是酒店房間,人物只得兩位美女以及侍應生一共三人。電影改編自智利電影Matias Bize的In Bed。沒看過原版不知有何出入,但我會戲謔說,拍成這片是由於資金的不足,限制了拍攝時間,只好將所有場景置於酒店房間內。Julio Medem借自己的名氣,找到兩位美女願意演出。美女當前,性當然是優先選擇,連服裝也不用預備了,劇本到時候才想吧(而且總有部份目標觀眾不介意你有劇本還是劇本,哈!)。好,開拍吧!

看過一些以性愛作賣點的電影如9 Songs,Ken Park等。質素實在一般,連無盡性愛下的空虛感覺也產生不到一點兒,真的只剩下性,十分沉悶。Room in Rome可就不同。首先,兩位主角皆秀色可餐,而且不同類型,絕對能滿足很多如此道的觀眾,哈!其次,故事接觸到的層面比你想像中都要豐富,絕不是純賣色是作。三,在人物場景先天已狹小的情況下,導演的手法聰明避重就輕,拍攝上既於室內不停走位,鏡位甚多,甚至利用電腦在場景上引領至百千里外的沙地、俄國。劇本上又懂得加插第三者來引進劇情與挑起觀眾的慾望。

不論男女、男男、女女、老夫老妻、一夜情還是其他種種不同組合。總離不開遇上、認識、愛上、欺騙、調情、性愛、猜忌、吵架、分手等不同元素。Room in Rome基本上就包含了以上所有情節。當中一夜情的描寫十分出色,亦是很多人的心底話。新鮮,無包袱甚至能偽裝另一個身份。怕只怕就因這一夜而愛上對方吧。兩位女主角不論樣貌還是身材都是一流的。但請注意,電影裡她們最大的賣點可不是肉體上(固然很賞心悅目),而是二人的感情發展。愛情,真是一天都都嫌多,足夠妳愛得難捨難離。

Peter Mullan-Neds


數著數著,我看過有關蘇格蘭的電影大概只得Danny Boyle的Trainspotting與本片Neds。Neds是Non Educated DelinquentS的簡寫,即缺乏教導的少年犯。把Trainspotting與Neds兩片加起來,大概已道盡絕大部份的青少年問題-毒品與暴力。

Neds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張力十足。據說是導演Peter Mullan個人成長的寫照。旁觀主角從小時長進好學到長大後慢慢成為邊緣少年之路。青少年問題固然他們個人要負一部份責任,但不能否決及莫視問題其實由家庭、社會、教育等多方面引發的。

家長要麼長時間工作無閒給與子女足夠的照顧,要麼就是根本不(懂)關懷,有閒有條件的又很容易變成縱容子女。最嚴重的就是父母們本身也是如此長大的,他們小時同樣得不到好的照顧,這樣問題只會一代代延續下去。

教育制度的工廠,機械化。人人有不同喜好,優缺點長短處,但世上絕大部份的教育都是鐵板一塊,你要是能在規則下得到高分,你便是好學生,你的未來相對光明得多。一但你不善於制度下的學科,或思想比同齡遲熟,甚至有讀寫障礙,過度活躍症等先天不足。在現行的制度下,這些人大多被視為失敗者甚至被標籤為社會的負累。再加上往日不人道的體罰,如足球般的升降班制度,當你一旦跌進最底層便再沒有人理會你,想再努力讀書亦不見得有老師肯教授,是真真正正的自生自滅。

很多時成長環境決定了日後很大的一部份人生路,當滿街都是邊緣少年、打架、黑幫、欺凌、吸毒視作等閒的地區。一旦參與其中,只有示惡還擊,走向極端。不想參與亦不見得容易,身邊全是那些人時,他們總有天會找你麻煩,能避得開嗎?不還手任由欺負嗎?向警方求助嗎?而且家中有個江湖哥哥,耳濡目染下走上同一路途是很自然的事。

愛Andrea Arnold-Fish Tank,Michael Haneke-The White Ribbon等的觀眾或許會愛這電影。

2011年3月26日

Marian Crisan-Morgen


近年來,羅馬尼亞電影備受注目,獲獎不少,口碑不俗。適逢今年HKIFF有"羅馬尼亞風勁吹"環節,選了6部作品,令本港觀眾有機會一看這些在不久的將來或會成為經典的作品。

其中之一便是08年康城最佳短片得主Marian Crisan的第一部長片-Morgen。

無國界的世界,是很多人的理想,亦是歐盟的目標之一。但目標歸目標,人才是社會的整合,口號如何動聽總不如親身感受來得刻骨銘心。羅馬尼亞是最新近加入歐盟的成員國,土耳其則是長久以來的候選國。由於地理上橫跨歐亞兩洲,又是穆斯林國家,外貌,宗教以致生活習慣都與"歐洲"有很大出入,因此土耳其人往往被歐洲大眾歧視,甚至至今仍未是歐盟成員。本片故事就是發生在一位羅馬尼亞居民協助土耳其人偷渡之事上。

某程度上,歐盟(人類)只是利益(自私)團體,談不上甚麼理想國,上至元首下至百姓大多如此。有利益時是朋友,沒則如同陌路。片中用了數個荒謬的例子突出社會的更荒謬。例如開首主角過境時,他本人可以過,但他釣到的魚卻不。又例如警察可隋時進入民居,但有人想越界與家人共聚卻不可。

太太,親戚,維修工人全是以錢作為幫助他人的單位。他們心裡大多是排外,歧視移民已是常態更不用說偷渡客。主角則是和他們相反的人,他以身犯險數度協助土耳其人偷渡,並無居心,他只是做他認為對的事-土耳其人有權利到德國與家人共聚。在他看,這已超出法律的限界,是人道問題。固然,在身邊人以至執法單位的角度,荒謬的卻是主角自身。主角與土耳其人的關係是令人動容的。他們各自不懂對方的語言,不知對方的背景,所有事都是建立於對眼前人的信任。若眾人皆如此,法律、國界、種族等等障礙自會解封。

面對全球化,各地都充滿來自不同地方的外勞或移民,不論足球,建築還是性工作者。社會上總有不少人是覺得外勞,移民把他們原有的社會毀了,把他們的工作搶了,把他們的資源耗盡了,白食白住,用盡一切社會福利。排外,鎖國是固步自封且注定的行徑,有國家能完全自給自足嗎?種族歧視是底下而極愚蠢的行為,種族與種族間的差距比種族本身的差距還要少。一切只是被我們後天的邊界,文化背景所劃分,本質上,我們都是相同的。張開愚昧的眼睛吧。法律為何?國界為何?種族為何?愛與和平。

很值得今時今日以歧視為榮的香港人看的一部作品。

Manoel de Oliveira-The Strange Case of Angelica


導演Manoel de Oliveira已達102歲的高齡,難免想著死亡,拍著死亡,就像同樣年事而高但作品不見老態的Clint Eastwood。80載的拍攝經驗!他拍電影已和我們執筆寫字般手到拿來,鏡頭擺位、剪接、音樂、調度等都無太大的挑剔空間,後輩們坐在電影院就是享受、學習、欣賞他們的作品。

藝術,特別是電影(流通影像)和音樂是接近永恆的。曾被拍下的,能留下副本的,幾乎等同仍然存在,馬龍白蘭度、占士甸、張國榮、夏萍、夢露、泰萊、John Lennon、Kurt Cobain、黃家駒。現在的人看,聽他們的作品,五十年後的人仍是看教父、阿飛正傳,聽Imagine、海闊天空。每多一部作品,生命彷彿得以更進一步延續,像女主角家人請攝影師男主角替逝去的她拍照留念一樣。

導演眼中的死亡是如此祥和、美麗、平靜和"生"一樣實在,但又難以捉碰和得到,大概是他對死亡的嚮往亦同時是許多人的希望吧,若死亡是如此不可怕不痛苦的終結,那可是會更進一步令生命變得更美好的道路。

拍攝農人照片的橋段令我聯想到究竟藝術,攝影、電影是該追求"真實"還是虛構的美學,被設計的內容等深層次問題。在鏡頭前,"真實"真的可存在嗎?被攝者會於鏡頭,人們面前表現他真正的一面嗎?這段戲多少和Krzysztof Kieslowski-Camera Buff所引伸的問題相近,本片為死者拍照某程度上是Camera Buff裡主角幫友人母親生前拍攝的短片類似。照片、電影皆能為在世者得到一些"實在"的寄託而不只剩會被沖淡,被美化,被扭曲的記憶。

影片過場時廣角的空鏡配上蕭邦的樂章,美極了!

百歲老人亦如此有活力,拍出這般的佳作。我或許亦要努力做出一點事吧!

Gregg Araki-Kaboom


這套電影,我實在不能投入。它的元素很多,集喜劇、懸疑、荒誕、青春校園、同志、甚至科幻於一身,但除了配樂,成品幾乎無一合我口胃。

主線十分不吸引,甚至不突出,到中段幾乎已不見了。大多時只靠很多二、三流笑點,性愛,取笑同性戀等陳腔濫調支撐著80多分鐘的薄弱劇情。結局亦犯了大忌,金田一式自爆結局,不單止自說自話,甚至於難以稱得上能自圓其說。

動物面具大概是向David Lynch,Donnie Darko,Saw系列等取經吧,但效果不倫不類極不討好(我)。結果笑不出,嚇不到,毫無邪氣,不知所云。搬出Luis Bunuel的An Andalusian Dog亦只覺抽水,炫耀居多,致敬也談不上。

或許是我個人的偏見吧,事關同場不少觀眾都看得極為投入抱腹大笑。喜歡胡鬧一場帶點cult味或樂隊Explosions In The Sky的觀眾或許可試試這電影。

2011年3月20日

Olivier Assayas-Carlos


對於我這些不學無術,對古今歷史認識甚微的人來說,我真的不知道Carlos是誰。會看這電影全因導演Olivier Assayas以及影片巨型的長度(330分鐘!)。

從名稱到背景以至影片長度,人們難免會將Carlos與兩年前Steven Soderbergh的Che作比較。Che Guevara個人的名氣絕對比Carlos the Jackal來得家傳戶曉。但落在兩位導演手下,Carlos卻比Che來得精彩。雖稱不上傑作,但5個半小時、橫跨廿多年、近十個不同國家的史詩本身就是個艱鉅的任務。Olivier Assayas能拍起來不慍不火,本已足夠給他一個不少的credit。而且入場前對主角了無認識,但看畢總會對他多一點了解,儘管不知和現實有多大出入,總算是上了一堂另類的歷史課。

我們能想像的恐怖份子/革命英雄事跡/形象,片裹幾乎都全數包攬。策劃、中介、行動、受膜拜、非議、名利、,美女、背叛到最後的殞落。以劇情計甚為豐富,只是後段多少有點重複以及劇情以外沒有太多更進一步的內容。這亦是Olivier Assayas常見的問題,往往拍出不俗的劇情片,但總是欠缺一點甚麼似的。

2011年3月10日

Derek Cianfrance-Blue Valentine


導演將一個幾乎已是共識的事實(感情會隨時間流逝)拍得令觀眾反思究竟愛情、感情、婚姻是否真的是如他所說的一回事。

愛是種難以解釋的東西。不論所愛的是人或物,我們總不能清楚說明我們為甚麼會愛。是外表是性格是金錢是才華是幽默還是成熟。總之就是愛,或是自以為那難以解釋的感覺就是愛。

愛是種難以得到的東西,想這種東西能維持一生一世更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奈何這是很多人窮一生秉追求的東西。

熱戀如煙花般璀璨而短暫,美麗過後落得煙霧瀰漫。若以為有了下一代便能延續甜蜜,最終只會像乏味的口香糖苦了自己害了他人。

像殘酷版(500)Days of Summer,像輕量獨立版Revolutionary Road,像插敘版5x2。

今昔交錯剪接是突出感情轉變的上佳方法。
結尾有聲無畫地再次播出唱歌跳舞的片段是加強感染令觀眾靜靜坐著,回想整套電影的聰明方式。
丟下婚戒不久欲把它尋回,個人認為是近年愛情片當中最有感染力的其中一幕。

2011年3月6日

Satyajit Ray-Apur Sansar

終於來到Apu Trilogy最後一部Apur Sansar。

Apu長大成人,父母姐姐已先後去世,孤身留在城市因無法負擔學費而放棄升學,誤打誤撞之下竟然由觀禮者變為新郎哥。縱使盲婚啞嫁但Apu和妻子Aparna仍能互愛對方,奈何天意弄人,妻子於娘家不幸早產逝世,留下初生兒子Kajal.Apu受不了打擊心灰意冷,內心亦多少有點怪責無辜的兒子因此數年來都沒有見過親手骨肉一面。數年的人生低谷、遊歷、洗滌身心,最後終於鼓起勇氣與兒子重新認識共過新生。

作為結局,在主角Apu經歷了如此悲慘的前半生後(5位至親先後去世,剩下兒子),要來一個大團圓亦無可口非。本作與前兩部曲最明顯的是今次劇情不再是重點,改以情緒、氣氛感染。不論前段新婚的喜悅還是中後段喪妻後的悲痛更達至壓抑絕望,幾乎要在火車軌上了結生命。

Apu是聰明好學的人,但印度當時仍是落後國家,根本沒有供他發揮所長的環境,學以不能致用。因此他和很多年青人一樣前路茫茫。文員、小職員等工作有點大材小用。詩人、小說家等理想工作又賺不夠生活費,因此選擇了當補習老師。但補習工作時間不少,與妻共聚時間變少,縱使妻子多少有點埋怨收入不多(她本可是有錢人家女兒),但當Apu說要多收學生,請傭人打點家務時,妻子反過來說不好,希望Apu能騰更多時間陪她。可見兩人雖是盲婚啞嫁,先結婚後認識,但二人仍能發展出真心真意的愛。

命運總是Apu的對手,由小到大,他的至親一一離世,但他一直沒有低過頭,直至愛妻的意外。與妻子的相識本已是命運對他極大的玩弄,他本只是陪朋友到他家參加婚禮,但原新娘哥的臨陣退縮,竟由素未謀面的他補上,這在近代西方社會是難以想像,但時為50多年前的東方印度,社會風氣保守,如此實在見怪不怪,分分鐘原新娘哥亦是盲婚啞嫁的對像,因此才鬧出臨陣退縮的麻煩事。由於自小受西方思想教育,因此Apu最初亦反對這今天看來如此荒謬的婚姻。但未知是由於女方的美貌還是自己對愛的渴望,不知就裡地他就答應和Aparna成婚。這亦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捩點,沒有結婚,就不會喪妻,沒有結婚,亦不會有婚後的甜蜜生活,有得有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生可能會走上另一不可知的道路,但重點是人生永遠不能重頭來過,一切後果我們都只可接受,不能改變。

第二部Aparajito告訴我們知識可改變命運,機會盡在我們心中,因此第二部調子比較愉快。第三部卻相反赤裸地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多麼有限,多麼渺少。兩者雖然相反但不代表是互相抵觸,只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沒有對錯,隨遇而安吧。

正如姐姐去世時,Apu把項鍊丟進河裡。當妻子去世,他把心血小說隨風撒下,首尾呼應。生存、死亡、火車、成長。人生在世,若不選擇自盡,還不是要勇敢活下去。

2011年3月4日

Rodrigo Cortes-Buried


近年來越來越多密室,困獸電影相繼出現,甚至已自成為一種類型。印象中大概有Cube、Saw 1、Devil、Exam、Rec、127 Hours等都可歸納為密室電影。主要特色是人物少,場景受局限,但若要數將人物及場景的狹小推向極端則非Buried莫屬。

無疑Buried絕對是綽頭之作,全片就只得一人一棺材另加數種工具,90分鐘的長片運用如此少的元素實在是對劇本的一大挑戰,勇氣可嘉。傳統上的密室電影,雖然大多數時間是發生在密室中,但運用少量外景及回憶等是常見以擴展劇本空間的手法。Buried與他們的分別,主要在於它是接近原教旨式密室電影,沒有回憶充撐時間,換來的只有智能手機。

如此前設先行的電影,先天上已有大量的局限。活動空間的狹窄、空氣的不足、缺乏食物、手機有限的電池、火機、螢光棒的有限壽命。光是如此的元素本以足夠教人緊張萬分。奈何劇情變化不大,推進不多,道具略嫌太刻意為功能性而存在,鏡頭變化多得近乎賣弄,令整體有點為"搵戲黎做"。縱使導演有點想帶出美伊兩國關係惡劣,政府部門官僚作風,人為錢死為錢作惡,家庭關係疏離等來副題來豐富劇本,但大多只限於點水未見深入。

不論片首配樂還是海報設計都有點向希治閣取經的感覺,只可惜雷聲大雨點少,僅成不過不失之作。

2011年2月26日

Sylvain Chomet-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


若以劇情計,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只是平平,整個故事可說就是典型大衛對抗巨人哥利亞式正邪故事。單車/汽車、小船/遊輪、主角們/黑手黨、法國/美國。但本片的可看卻在於細節上。

它介乎美式無菌動畫與日式灰暗調子之間,自成一格。人設上,主角是父母離世,性格自閉的兒童,比賽時被綁架,因而進行困獸鬥式室內環法單車賽,成為富人的賭博工具。故事因而發展成祖母救孫的故事。城市感覺不太好(因為太真實?),人煙稠密,嘈雜車多空氣差,典型高度發展的大城市有的缺點它都不缺。人物造型,畫風誇張,甚至是簽名式地帶點超現實。不是拉長就是冗腫、身如牙籤卻有超強大小腿肌肉的主角、長短腳的祖母、鼻子奇大的法國人、如高樓大廈一般的遊輪、如山一般的高樓大廈、肩膀比頭還要高的黑手黨、比美國人更肥胖的自由神像。

當任何事物推向極端都會造成反效果。過份發展,城市會人煙稠密。不論是看似不健康的進食或很健康的運動,一但過量,不是變成肥胖就是體形怪異。進食是以卡路里而不是身理需要來控制,進食的時候同時量重,一夠了就停,吃剩的就給狗,結果人很瘦,狗很肥。

導演Sylvain Chomet愛Jacques Tati,除了電影中有Tati的作品出現外。風格亦如那年代的產物,全片接近沒有一句對白,對話,人物交流不是靠語言,是靠食物、音樂,氣味、笑聲、動作、默契。主角的單車手設計大概亦是向Mr. Hulot的致敬吧。導演2010年新作The Illusionist亦是建基於Tati未完的劇本,和Tati一樣的更有那對科技/先進/物質/美國化的不滿,戲謔甚至厭惡。如Hollywood變成Hollyfood,體形肥大的美國人。建至屋外的鐵路,極頻繁的班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但無奈形勢比人強,不論Sylvain Chomet或Jacques Tati都只可像戲中的狗一樣向火車吠叫以作點點對抗。

懷舊,不止於是將舊的東西再現。而是懷緬那舊日的美好,不能再現的舊日,不能再見的親人。

2011年2月19日

Guy Ritchie與寧浩


看Guy Ritchie的電影,給人的感覺他就是一個smartkid。自成一格的講故事技巧,充滿活力,新鮮感的鏡頭、剪接、音樂等一切都在他掌握之內。常用手法是多人物多線發展、黑吃黑、錯摸、既機智又愚蠢的人物設定、對白一流幽默而刻薄、充斥各種歧視(性取向、種族、階級)、玩弄各式各樣的地道口音。場面很有趣味,每每都有亮點,但組合起來總有點點不太完美,風格蓋過主題,以致只是佳品成不了傑作。

寧浩,看過他的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都是不俗的作品,以中國電影計亦甚具活力。導演手法與玩弄的元素,兩者接近相同。同是男性主導,Guy Ritchie有口音,寧浩玩的是方言。兩者最大的分別大概是Guy Ritchie的人物衰格有趣得多,演員亦更好。寧浩手下的劇本有點過份堆砌扭橋,對白不夠盡興,不夠刻薄,不夠髒。音樂上沒有Guy Ritchie的格調。但剪接上,寧浩卻比Guy Ritchie多而碎得多。

兩者都有同樣問題,就是給人的感覺就只得那兩下把戲,難免有自我重複之感......如Guy Ritchie,一脫離拿手模式,作品便大為失色,如Sherlock Holmes。

2011年2月6日

Sam Mendes-Road to Perdition


幻想與現實
兒子心知父親是做著不法勾當,和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不相乎,但一日未見真相一日都可自我欺騙,為父辯護。但當那天到臨,大多人都寧願相信故事,謠傳,謊話亦不願面對絕望的真相。


兒子往往是父輩的債,既為父親帶來麻煩,同時又背負上一代留下的罪孽。
弟弟與母親被殺,全因長子Michael因一時好奇偷看父親的工作而招致的。但一切的因卻是由於父親自己幹的本已是不法勾當。
父親可把兒子推落地獄,亦可送他上天堂,身為殺手最高興的是看到兒子面對殺父仇人仍下不了手開槍。他最後能做的,是替兒子殺敵,既救回兒子一命,亦令他不致步自己後塵成為滿手鮮血的殺人犯。


本片當有水的出現每每都與生死有關。
雨水彷彿是仇殺的必需怖景。
冰塊令屍體不腐化,溶掉的又能成為灌溉植物的泉水。
浴室與海邊的暗殺都有水的存在。

父子情
為父者無論兒子多麼不是仍然全力維護他。
兒子的,不論父親是好是壞,他仍是父親,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攝影美術
導演處理槍擊場面甚有心思,突如其來的連環掃射,無槍聲純配樂的雨中報復,浴室中的冷酷暗殺繼而以鏡反映出被殺對像,透過玻璃窗映照兒子快樂地玩耍。殺手在背後開槍。鮮血向玻璃直噴。
Jude Law登場時的Dolly zoom(Vertigo shot)很炫耀很迷幻。
燈光氣氛的營造,人物服飾背景建築的細仔很有水準。

Sam Mendes-American Beauty


金玉其外
玫瑰外表無美麗,但你觸摸她才會發現她身上的刺.玫瑰可以是美國,可以是中產階級漂亮的包裝,可以是資本主義誘惑的廣告,可以是你我身邊的至親或陌路人.
導演的諷刺,不會令你頭破血流,抱頭痛哭...但卻像插進手裹拔不掉的刺,癢癢的惱人的,儘管不見傷口但心理上往往覺得刺仍在,問題仍未解決.

虛無的國度
生命的意義是所有哲學家,藝術家,作家,普通人無可避免會觸及的問題,但幾千年來,沒有出現過一個令眾人滿意的答案,未來的幾千年亦不見得會出現.思考如此飄渺的問題本身亦變成奢侈的行為,甚至可能比一切看似無意義的行為(物質,享樂,心靈,性慾)更無意義...有人說死亡為生命帶來意義,但亦可反過來說,正正是死亡的存在,令一切變得無意義...
影片以男主角Lester(Kevin Spacey飾)的角度出發,整套電影可以當作是他死前的一切回憶.他是妻兒眼中的失敗者,十四年內做著同一職位,高不成低不就,是公司甚至家庭中可有可無的角色.
千篇一律的生活,能帶給他快樂的只剩下每天早晨沐浴時的自瀆...如此窩囊的人,卻絕不是唯一,在你我身邊存在著無數相似的人物,只不過是自覺與不自覺的分野...正如高空鳥瞰,人人都是同樣.直至有一天,遇上女兒的同學Angela(Mena Suvari飾),人生重現光芒,亦因此招來厄運.

中產階級形象破滅
影片設定於美國近郊,適中的人口密度,獨立屋前後花園,一切是美國人引以為傲,對外推薦的中產階級模範.但實物往往與廣告有出入,特大泳池實則是小型石屎洞,椰林樹影則變成三數植物,所有人與事以至生活模式都被美化,誇大...美好的表像只是一個為了顯示自身多麼正常的廣告...以維持中產物質生活背後的工作壓力,表面和諧家庭關係中的疏離甚至互相仇視,如此各樣不光彩的問題永遠不會張揚於人眼前.
所有主要人物,各有各的內在問題,人前的表面與內裹的真我往往南猿北撤.借人物的表裹不一營造戲劇衝突(對比荷里活大多數電影裹沒有血肉的角色描寫,忠奸過份分明,好人做好事,壞人做壞事,阿甘正傳式電影)
Lester是好色之徒,但當日思夜想的女神Angela赤裸裸在他面前並告知自己是處女時,Lester仍帶有道德包袱,是切實的正人男子.
妻子Carolyn(Annette Bening飾)是事業女性,一家之主,表面硬朗,但她卻是全片精神崩潰得最多次的人.
女兒口說跟蹤他的男子是asshole,實則愛上被關注,渴望被愛.
女同學Angela在人前是自信十足,人生目標明確的可人兒,享受男性猥褻的眼光,享受成為他人的性幻想對像,性愛常常被掛在口邊,看似放蕩,實是處女.她亦自知除了有幾分姿色之外,她和口中的"平凡人"之間的相差只是很少,甚至根本沒有.
女兒男友愛偷拍愛吸毒,言行有點不自然,又剛從精神病院出來,但環顧全片,他可能才是最"正常"的一人.
他父親是保守共和黨員,自我介紹時永遠附上美國海軍作結(一個導演用以嘲笑部份美國人的樣板角色,保守,支持民持槍械,反對同性戀,反對墜胎,主戰,時時高舉美國精神等等)對美國的"墜落"嗤之以鼻,自己卻是暗藏納粹餐具的偽證君子,疑似同性戀者.

舊日的美好?
1973年初,金本位廢除了不久,石油危機仍未爆發,物價仍未暴通脹,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剛推出,越戰進入尾聲,滿街嬉皮士,愛與和平,新世界新生活方式看似有無限可能...一切彷彿都是那麼美好.
1999年尾,千禧將至,歷史彷彿走到終結時,資本主義統一世界,遊戲規則已成定局.全球化令國與國,人與人加速同化.貧富懸殊,疾病飢荒,種族仇恨問題不降反升,整個人類文化水平急降.究竟舊日是否真的那麼美好,還是我們現在的慾望正無止境地澎漲?
一切美夢被一槍打破...血,濺滿在純白的牆上!

Satyajit Ray-Aparajito


The Apu Trilogy之二Aparajito

承接首部曲故事,一家三口遷到恆河小城 Varanasi,父親有了穩定工作成了祭司,每天在恆河旁邊講道,生活對比鄉下有點點改善,仍是貧但總算有工作有收入有堅固屋簷有自來水.奈何印度不是甚麼發達國家,衛生環境很差,恆河雖說是生命泉源,但無休止的洗衣服,沐浴,游泳,河葬,垃圾全都在恆河解決,何等神聖亦只會變死不潔的水.這大概是 Apu的親人全都早逝的原因之一.

丈夫早逝,兒子尚幼,母親唯有獨力支撐全家.但當時的封建保守社會中,除了男女授受不親,既要與異性保持距離,生活上要向前多踏出一步亦需要不小的勇氣.在親朋多番的相勸下,母子倆終搬到另一城市Mansapota.

Apu 是聰明好學的小孩,只欠缺有效的教導(正如印度,非洲,中東等看似落後的人與國家,雖然教導一詞可能會令人感到不舒服,帶點高高在上的感覺...但如 Apu的例子,不論貧富膚色,人該是平等的,種族歧視是可恥,可笑,無知).Apu對知識的渴望令母親不得不送他入學.而Apu在學業上的出色成績除了豐富他的眼界(對其他文化,科學甚至天文的認識)外,更得到獎學金有機會到Kolkata升學.但母親當然不捨兒子離家升學,心情矛盾,一邊想他多學習向上爬,一邊又想兒子永遠(多一天)留在身邊.

能到Kolkata如此的大城市升學無疑再度拉闊Apu的眼光,他能親眼見到很多新事物.亦因此,他對Mansapota般相對落後的地區已沒有多大興趣,就算有假期亦寧願留在Kolkata工作亦不回家探望母親,與母親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直至得知母親病重的消息,奈何一切已太遲.(鳥兒長大懂飛後往往不願回家)

殖民地色彩
雖然影片攝於1956年,當時印度已獨立.但影片背景是二,三十年代,仍是英國殖民地.青少年對西方文化的嚮往可見一班,大城市的學生全都穿上恤衫,以英語授課,朋友的夢想是到英國工作.

火車
火車是進步,文明的象徵.在首兩部曲中,火車多次出現於影片中.既是搬家,離家,回家的交通工具.亦象徵邁向知識的道路,多位親人離世的傷感記憶以及母親對Apu的盼望.

死亡
死亡是The Apu Trilogy的重要元素.姑婆,姐姐,父母先後去世.固然死亡在劇情上能達到捉動人心的效果.但Satyajit Ray選擇如此表達,莫不是對印度的落後,衛生意識低劣以致平均壽命不高,從而引發很多不幸故事的關懷,痛心.
影片處理父母去世的手法,多年後的今天觀看依然感染力十足.
屋外眾人於節日慶祝,室內父親病情惡化.臨終的鏡頭剪至接群鳥亂飛,兒子帶孝的情況.
母親終日盼子回家,死前幻聽兒子的聲音,但只看到螢火蟲,兒子收到母親病重的消息,趕緊穿上皮鞋回家,回家不見母親蹤影,四周慌忙尋找.配樂層層迫進,最後看見落寞而帶點不祥的親戚,Apu抱頭痛哭,赤腳離開以記念伴他母親.

2011年1月31日

Roy Andersson-You, the Living


看Roy Andersson的電影,令我想起法國喜劇大師Jacques Tati,特別是他最好的作品Playtime...冷冰冰的色調,對文明的挖苦,獨特的幽默感...相對Playtime同一畫面十多人做著不同的事的目不暇給感(若沒有在大銀幕看他的70mm菲林,可說是沒有真正看過Playtime),Roy Andersson的電影,調度設計上相對可說沒那麼極端(畫面上人物雖多,但很多都是"旁觀演員")...兩者最不同之處在於Jacques Tati式挖苦是手段,目的是希望觀眾快樂,但Roy Andersson式挖苦是他的目的,是以喜劇包裝下的悲劇,觀眾們從演員的痛苦中得到歡樂繼而悲傷,可比直截了當的悲劇多一重荒謬感...

繼二千年的首部曲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事隔7年,導演完成風格依然的二部曲You,the Living.形式上,兩部作品是接近一樣的,角色們依然是面無血色,辨識度甚低的平凡北歐面孔(導演說他全用上如此演員飾演如此角色,全因他相信不論社會地位高低,財富多與少,人們內心需求是無甚差別的,同樣需要尊重,關懷,愛等等)...地點依然是那了無色彩的佈景城市,全片只有兩個鏡頭是實景拍攝...大多看似真實的地方建築,室內環境,包括結尾的鳥瞰瑞典全景其實都是佈景道具建成的,真利害,亦難怪往往7-10年才能有新作.
調子相對輕鬆許多,沒有上作那麼接近末世的氣氛,今次更有歡樂的時候(婚禮),烏托邦的盼望(後段兩次唱出的歌曲),甚至能看見晴天(儘管是佈景,可是像真度極高)但導演說這7年他只覺一天比一天差,不論是戰爭,環境污還是經濟...當然說它輕鬆全因僅僅是相對上一作而言,You,the Living仍然有大量人類的自私自利甚至殘殺出現.
音樂,聲音成份大幅增加...配樂,演員現場演奏,演唱,環境不再是死寂的沉默,雨,雷聲仍時有出現.

談談數場個人特別有感受的點點.
很豐富的一場戲/一場夢,工人階級無故走進了資產階級的飯宴...飯廳旁放著為炫耀而不是為閱讀的圖書館,室內精緻的裝潢,看似有點品味的掛畫,放著據說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餐具...與飯宴不搭調的工人不知為何地(因自卑?)表演起拉檯布來(而且是一張十多個座位的檯)...或許他希望借此而証明自我的存在...証明自己不比資產階級們差勁...繼上作,不死老人向戈林致敬,行納粹禮外...今次,滿檯精美(道貌岸然)的餐具底下,當檯布(面具)被拉下,赫然發現檯上那眾人羞於承認,需要遮蓋的納粹標誌(內心思想)...直至現在,人們,國家仍不敢正視自己的過去,自己內心其實是樂於被強人(納粹)統治...
拉下檯布的是原來與派對無關的工人階級,如今被控損壞他人(資產階級)的財產,打破了那些曾曾祖母留傳下來,二百多年歷史的餐具(意謂人類歷史悠久的虛偽,惡行)實則是打破了眾人的沉默同謀行為,破壞了"遊戲規則",固然受罰(假其他名義)從而被判電椅死刑...法官審判時飲住啤酒,行刑時席上眾人為此而慶祝,更食著爆谷...某程度上將安徒生的寓言童話國王的新衣用另一形式表達出來.

婦人的禱文:原諒貪婪,低下,吝嗇,行騙,謀暴利,蒙恥辱,褻瀆神靈,殺害他人,轟炸毀滅城市農莊,隱瞞人民的政府,無情,妄下判斷,嚴懲執法錯害無辜,誤導轉移讀者視線的報張雜誌...神啊,請原諒他們!
Forgive those who only think of themselves. Forgive those who are greedy and cheap. And those who deceive and cheat or grow rich by paying miserable wages. Dear lord, forgive them. Forgive them. And Lord, forgive those who humiliate and desecrate. Forgive those who torture and kill. Forgive those who bomb and destroy cities and villages. Forgive those who are dishonest, those who lie and are false. Forgive governments who withhold the truth from the people. Dear Lord, forgive them. Forgive those who are heartless, merciless, and quick to pass judgment. Please Lord, forgive them. Forgive courts that pass sentences which are too harsh or convict the innocent. Forgive them.
Forgive newspapers and TV channels that mislead. That distract attention from that which is important. Dear Lord, forgive them.

葬禮及浴室內兩次唱出的悅耳歌曲...本片其一帶有希望的時刻.
聽說有那天堂般的城市,超越世俗,被薄霧包圍之地...終有一天我會到那裡
聽說有那沒有淚的地方,沒悲傷,沒缺乏,沒爭鬥,疾病與痛苦不復見...終有一天我會到那裡

影片中數次出現的一句說話-Tomorrow is another day.帶有雙重含意.
明天究竟會更好還是只會如今天般,是同樣痛苦的一天?
半杯水的故事,我個人是悲觀的...
結尾遠方上空出現一群戰機的開放結局或許預見導演的立場.

期待第三部曲,希望不要又多等7年...

2011年1月26日

Roy Andersson-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

 
旁觀他人之痛苦...

導演:
長鏡頭(一場戲用最少的鏡頭交代,大多時間是一鏡落,少量時間有剪接)
定鏡(全片只有一次推軌)
只用廣角(比現實更廣闊的視野,帶點扭曲,失真)
冷色調(燈光,場面佈置,服裝)
面無血色的蒼白面孔,舞台劇式演出,當演員目無表情,目不轉睛地凝望著我們,面向鏡頭說話,確實有點心寒.
令人心寒的寂靜,多次出現與影像全不協調的主題音樂.
極盡黑色幽默,但不知如此情節實能否稱得上是幽默...
導演提出的不是甚麼新鮮的觀點,大多是我們熟悉的社會問題....死亡,冷漠,袖手旁觀,不知目標,失去信仰,空有物質,缺乏靈魂...很多人自以為了解如何種種,有些人選擇逃避,導演選擇透過一幕幕被設計的場景,帶出世界的荒謬,淡淡然的絕望.


旁觀者:
導演是拍攝時的旁觀者,演員扮演戲中的旁觀者,上帝冷眼旁觀世人,沒有給予任何提示,觀眾是電影的旁觀者,我們大多自覺正在看電影,因而忽略電影與現實或多或少的相似,我們與他們的相似.

三十年無間斷的工作...得到的是無情的解雇,同事從門縫中窺看,沒有人出來幫助說服上司,唯有放下尊嚴搖尾乞憐般拖著上司的腿以求一職.

尋人不果,無因由地被路人插上一刀...旁觀者眾,血流成柱.

刀鋸男人,男人慘叫聲越大,觀眾歡笑聲越大,人人以為正在看魔術,沒人意識地是來真的(如我們看著戲中一眾人物的"滑稽行為"而笑一樣).

乘客被車門夾著手,如此明顯而易解決的困難,當然同樣引來大量的旁觀者,他們關注的是正發生甚麼事,為甚麼會發生如此事,推理著事發的經過...但無人會伸出緩手,那怕只是舉手之勞.

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知識份子小圈,政客教導小女孩生日派對時不能招待所有人,因為生日蛋糕有限,人數太多,可分的蛋糕便會太少...他們說,當小女孩長大後,讀過更多更多的書後便能了解這"事實",當中的借喻明目張膽...接著,小女孩在眾目睽睽下被推下山涯...群眾得體地同聲哀悼,但實情是,派對又少了一個人,得到的生日蛋糕又會更多了...


荒謬:
世界變成如此混沌,而沒有人會給它一個合理的解釋.

人人都相信自己身處與轉捩點的大時代,如我們日常生活般,我們大都知道社會上出現很多很大的問題,但我們總覺得自己只是渺少的一份子,無能力解決大事,如此大事應交由政客,政府,領導,上帝來解決...結果所有人都袖手旁觀,既想得收穫,又不想付出是絕多數人的心態.

令人難以致信,永無止景的塞車...彷彿所有人都向著同一方向邁進.

苦行僧般自虐虐他的行路人...往著塞車同樣的方向進發.

滿地的垃圾,過多的行李...辛苦工作,為的就是可過度的揮霍.

放火燒毀自己的店鋪以欺騙保險金,兒子作詩作到神經失常,多愁善感思緒複雜,對世事悲觀是可預期的,自我封閉,只會哭是可原諒的...常說,無知的人是福氣...
世上大多數人的模樣...是為正常.
與世上大多數人不一樣的...是為瘋子.

昔日如何風光,位高權重,無盡金錢,老而不死,日常所有事皆由別人照顧,被禁錮,如小動物般被愛待,活死人,不認得身邊人,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地...連一個簡陋的圍欄也逃不出.

乘著一生人只遇一次千禧的來臨,基督/宗教進一步成為商品.

政客開會一開便八小時,長長的會議廳,永遠也翻不出的文件...用一句談不著邊際的說話就能總結一整天的會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們亦不能作出任何有幫助的決定,只會和所有人一樣逃跑.


死亡:
我們生命的指南是我們的傳統,遺產,歷史...但我們彷彿活於失去如此一切的這年代.

若果生命只有苦難,那麼生存有甚麼意義...無需等待它的來臨,我們大可就此了斷.

醫院床位的嚴重短缺,走廊亦擠滿病人,排著隊,等著死.

最後,拋棄基督,拋棄宗教,拋棄信仰,和我們拋棄過期,不合用,不合時宜的產品一樣.身處地獄般的現實,被釘十字架,被人遺棄的基督...被推下山的女孩...被絞刑的男孩...一大群彷如從墓地站起來的平凡人...同在一起.

2011年1月22日

Steven Spielberg-Munich


要整理零亂的思緒,文字實在太煩...因此選擇放棄...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戰爭,若以暴易暴是良方便不會有永無止境的戰爭...正如了無止境的本片,彷彿無盡頭的逃跑,漫長的戰爭,個人的無助.

家園就是一切,是美好的泉源,亦是引發衝突的藥引...以巴衝突就是源於家園/國土的爭奪...

主角,政府要他殺人,他便殺,儘管他未曾見過追殺目標的任何實際"邪惡證據",但他相信他的政府,這是一場戰爭,不是鬧著玩...不用思考那麼多...他相信今天不殺敵人,以後自己,家人,國家便會受威脅...巧立明名是以往的手段,同時是現在與將來的手段...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誰工作,為何殺人...他和他們口中教洗腦的激進份子有差別嗎?

在西方媒體,美國霸權的情況下,同盟國以色列猶太人永遠都是扮演著受害者,他們發動的轟炸永遠都是還擊是被迫.他們是善良是文明是講求法律是上帝的子民是正義...正義的相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想當然爾是恐怖份子,蠻不講理,被宗教洗腦的激進份子,和平秩序的破壞者,邪惡就是他們於媒體渲染下的形象.

毒死猶太人的是德國...但他們欺負的卻是巴勒斯坦...
受了幾千年苦難不代表就是好人...殺害以色列人的代價不菲...殺害巴勒斯坦人亦不見得沒有代價...今日殺了目標,他朝便有更凶狠的新人代替,那是否應同樣殺掉繼承人...直到永遠,成為種族屠殺.影片越後,手法越殘暴,不聞不問只求達成目標,仇殺便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會令人的行為推向極端才能生存...女殺手令同伴光著身時死去...以眼還眼,只有令她同樣被羞愧般死去,如此困境,道義已成奢侈品.

奧運選手被殺固然是無辜不幸...但巴勒斯坦,伊拉克,阿富汗的平民難道是罪有應得?
阿拉伯,非洲國家感覺就是被世界上其餘人排擠出去的...口誅筆伐美國,以色列不代表支持巴勒斯坦,伊拉克...保持中立亦不代表雙方任何攻擊是正確.

有多少人會為死去的巴勒斯坦,黎巴嫩,遙遠的非洲小國人民哀悼...很多時我們連親朋,鄰居的去逝亦不會感到很大的傷感,但看著電視上受天災,戰爭影響的片段時又會感到鼻酸...大多情感的宣洩都是選擇性的,面對同樣的事,我們可以嚎哭,亦可以視而不見,我們有時會富有正義感,但有時卻會麻木不仁...我們愛的,關心的,剩下的,很多時只有自己...你不能保證自己不會出賣身邊人.

Munich沒有為以色列塗姿抹粉,同時亦波有把恐怖份子描繪成革命英雄...以Steven Spielberg,一位猶太人導演身份...已算難得...

最後的一個空鏡...看見遙遠的世貿中心...或許問題永遠也不能解決!

2011年1月18日

Sean Penn-Into the Wild

一部關於追夢的電影.
在這越來越功利的社會,不求名利者已成為絕對的小數,追求理想只會受人白眼,被人嘲笑...全球化,經濟或思想的一體化,物質越多個性越少.甚至以同質為目標為榮,人類成為生產工具,成為服務提供者.
他們會告訴說你,世上是有絕對價值觀的,那便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那便是資本主義,這是因應我們天性而發展出來的必然產品,不可抵抗,是多種社會意識形態決鬥下的勝利者.
若果生命是無意義,那麼無論你以甚麼方式生活亦只會是無意義.
若果生命是有意義,但人類尚未知道其意義為何,那麼你以甚麼方式生活都是可敬的.
在道德,生活方式,文化沒有劃一標準的世界...沒有其他東西比大眾壓迫小眾更為暴力.

出走大自然,歷險,甚至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對絕大多人來說更正確的說法應是空想...一想到要放棄俗世的一切,沒有多少人有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因此你大可不同意主角的意識形勢,行為,態度,但你不能否定他的勇氣.

倒敘.第一個鏡頭以預兆主角的危險,他的求救...但從母親的反應,我們已知主角早已不在人世.
多個establish shot,雪茫茫的大地.了無人煙...順風車司機的說話及送上的雪鞋,告訴觀眾,主角的旅途會有多危險...雪地美極的,但美麗的背後,是無情的危機,廣闊的山脈,無盡的雪地,孤身的浪人.
攝影近乎完美,廣角,直升機鳥瞰,手搖的特寫.雪地,山景,日落,雷電,浪花,海底,magic moment,黑夜,公路...本片幾乎包攬所有你能想像的大自然美景!

擱淺的巴士,與其說是避難所,不如說是前人留下的棺木...出走的原因,除了嚮往大自然,不想被文明毒害亦借此增長見聞...
另一部份是因為他那令人嘔心的家庭...婚姻的失敗,甚至根本談不上婚姻,因他和妹妹事實上是私生子女...家裡每天都是謊言,父母所有都是大話,當他發現的時候,就如地球失去重力一樣.懷疑自身的身份.覺得自己正如小說的角色般,是被塑造出來的,不真實的小寶貝.
主角是高材生,但大學畢業對他來說是荒謬,是煩厭,是責任,是父母的期待...父母給他的物質生活是虛假的安全,過量的物質...父母打算送他一輛新車作大學畢業禮物,以為他會滿心歡喜,正如大部份大學生,但他們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兒子是那麼不追求物質豐裕.隨之,他將自己將用於哈佛法律系的學費全數捐給樂施會.

開始用雙腳踏上征途,自稱Alexander Supertramp,面對大自然,只有雙手和腦袋會拯救你...此時,生存的感覺比生活來得實在...不再是舒適地安在家中過著無憂的生活,而是實實在在地於戶外求生...離開病態的社會,到阿拉斯加,最遠最遠的阿拉斯加,甚麼也不做,就是在那特別的地方,特別的時間...生存著.
但社會的荒謬無遠弗屆,那怕只是想到河划艇如此的小事,若照遊戲規矩來玩,他們告訴你在河划艇亦需要許可証,要輪候十二年才能達成小小的願望...
快餐店大量的浪費食物,事事追求高效率,所謂的紀律,規則,就連你有否穿襪都要管...如果人生是有規則,我們只會失去他的可能性.

在鄉下安靜的偏僻生活,有可能便去幫助那些值得善待的人...休閒,大自然,書,音樂,愛鄰居,這就是他的理想快樂,再加上一個伴侶或者一些兒女,夫復何求!
時間已變得不重要,生理時鐘會告訴你一切...餓時吃,累時睡...人本應如此生活...

願我們能坐言起行,踏出第一步.

2011年1月14日

Lisa Cholodenko-The Kids Are All Right


非單親關係...意想不到的精彩!
看見故事大綱,入場前實在很怕本片會是又一借同性關係來吵吵鬧鬧的錯摸處境劇.
沒想到成品竟然能如此平實地說故事(在今時今日已越來越少),如此關注這個非一般家庭的所有成員.

很怕大多觸及有關同性關係的電影每每煞有介事地高舉男權,女權,以被壓迫,被邊緣化的受害人角度出發,誓要抗爭到底,爭取提升社會地位云云.社會總好像久他們似的(當然有部份是事實)...當中的陳腔濫調太多,到最後,劃地自困的其實是他們自己...

忽發奇想,假如有人是所謂的戀童癖者,除了兒童,沒有東西能引發他的興趣,肉慾.那麼,若他們走出來要求社會大眾接受他們的取向,要求法律不再制裁他們的行為,不再把戀童定義為罪...屆時我們應否正視他們的訴求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甚麼是罪,甚麼是惡,法律的界線能到那裡,甚麼是道德,道德能有劃一準則嗎?

離題太遠,說回電影...

非單親關係當中的家庭處境,看似奇異...兩位女性戀人,各自向精子銀行取得同一男子的精子繼而誕下一女一子,子女的關係不知算是同父同母還是同父異母更好...退一步抽離地看其實又沒甚麼大不了...兩位家長,兩名子女,子女都是經由"正常過程"而誕生的,欠的只是生父生母的性交...正如同性戀愛,社會裡大多數人喜歡異性...少部份人喜愛同性...這根本沒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價值,怪只怪社會上,保守/愚昧/盲目的往往是大多數...

一家四口生活了十數年,原本幸福快樂...一但既親密又陌生的第五者介入...情況難免有所改變
既是生父,更多似是朋友關係的Paul(Mark Ruffalo飾)...給子女無限的暇想空間,既能說心事,又能打成一片,與家裡同住已久的母親總有點不同...

奈何Paul跟Jules(Julianne Moore飾)的關係曝光,家庭原本的關係難以維持...此事上更見這家庭的"正常",當有危機是,同樣是會破裂,絕無性別歧視...婚姻的難以維持,子女長大後的獨立,偷情的慾望,新鮮感的冷卻,總有人是自以為一家之主的想掌控一切...

劇本之好在於它順其自然的發展,不留痕,不造作,不肥皂卻直入深處...

演員之好特別是Annette Bening與Julianne Moore...剛柔並重,確實令人相信是一對人.Annette Bening由American Beauty的保守主義演到現在的同志都勝任有餘...Julianne Moore能夠樸實的做回她年齡的角色,總比A Single Man那種濃妝艷抹的老態來得可人...

還回基本.好劇本,好演員,好導演...成就好電影.

曾國祥,尹志文-戀人絮語


作為新導演作品,戀人絮語的成績尚可接受,不太幼嫩但離成熟尚有一段不短的路途.
一如很多導演的處子作...因怕沒有下次執導的機會而儘量拍長一點拍多一點,結果就是不夠精(另一例子是翁子光的明媚時光),在劇本不甚豐富的情況下有點拖泥帶水...兩小時的片長實在顯得有點多,例如謝安琪暗戀彭于晏的一段,技法明顯很單調,表達的內容更甚至陳腔濫調得過份...人與人的所謂看似暗中的關係亦略嫌太刻意,為連繫而連繫.

個人認為由陳偉霆與向佐飾演的少年與成長後的阿寶那一段原可以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但編導好像毫不察覺當中的宿命及諷刺似的...陳潔儀是很好的一個casting,完全有那令人暇想的成熟婦人感覺,但少年阿寶該有的迷戀,演員是做不到的,他能做到的只有那少年的幼稚感(哈!陳偉霆的演出一如得閒飲茶中愛上周慧敏的他一般)編導應該是有參考過Krzysztof Kieslowski的A Short Film About Love...但完全出不了那神韻...到他成長後,親眼目睹自己女友林嘉欣搭上陳奕迅時(以聲音交待)與陳潔儀當年目睹丈夫曾志偉的情婦該是同一感受...他終於感受到,知道另一半不忠與承認另一半不忠是那麼的兩個不同層次...欺騙自己與面對現實...當中的宿命及諷刺,電影中的著墨太少,可惜!

攝影用上監製彭浩翔的長期合作伙伴林志堅...攝影是好的,淺景深,過量曝光,多重曝光,光源直照鏡頭,光暈,lomo效果等...有技巧有心機,城市感亦強...算是全片較可取的部份,可仍有小許賣弄,加上導演不多的調度,兩小時持續的夢幻感越後越滯...

劇本與演員始終是現時港產片的死穴...

2011年1月13日

姜文-讓子彈飛


喜歡它,是因為他的不打擦邊...他媽的明刀明槍,雅俗共賞.

藝術商業二元論的犬儒專家,一句姜文抱擁群眾,成就中國電影史上第一票房就把它的成就徹底抹煞是可笑,可悲亦可憎.

姜文這次商業包裝下的社會批判要的就是站著把錢賺來...那些脆著的張某陳某,回他三槍不夠,補上兩發才夠爽.

剪接快到連給思考的時間也不留...連珠炮發的對白,精句不少,既堅守故事線亦不忘諷刺當下...火氣幽默相間,中國電影少有能達此高度.

三位主角身份,形勢,權力地位不停互變,時攻時守此起彼落,實是精彩.縱使劇本有少許斧鑿痕,但兩小時以上的棉密情節,大量可供對號入座的政治隱喻...看得不亦樂乎.

結局是不折不扣的革命英雄,西部,日本武士格調,偉大的共產黨送姜文一條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亦不為過,哈!!!
明是煽動顛覆,暗則批判民族...革命者的孤獨,民眾的怕事,沉默,啞忍,非到勝負已分時才出來狐假虎威地歸邊的國情...何奇醜陋的中國人...廿一世紀中國...表是喜,實是悲...是喜是悲各自表述.

最後,讓那子彈飛多一會吧,它不會是例外,時間會將它擊倒...不儘距離目標多遠,時間延續多久,軌跡如何高低起伏,它亦難免終結......
最怕現在只是歷史上的其中一個皇朝.

2011年1月3日

陳英雄-挪威的森林

逝去的才能夠永遠留住不滅的青春.

沒有看過原著,但我想原著該不會像電影改編般蒼白吧

李屏賓的攝影,Jonny Greenwood的選曲,場景,角色造型等都是有水準的...奈何角色的演繹與陳
英雄的改編實在平庸,看不到他的觀點,浸淫不了他的氣氛...當一套以mood先行的作品,一但觀眾投入不了其中,基本上已失敗了一半,更不要說是改編自很多人心目中神台級地位的挪威的森
林...差勁的口碑是可預期的.

剪接甚奇怪,感覺不是有意帶出人物關係的疏離,亦不是甘於簡單的敍事式剪接,因此出現很多段與段間的不和諧感...儘管節奏緩慢,但場與場的推進卻是甚快,總好像欠了甚麼似的,原著的細節應該已被大幅刪減.

一向不喜歡松山研一,但電影中他已算是較好的一個.
菊地凜子演的直子應該很有發揮空間,但兩三場以她為主的戲份已見她的局限.
另一女主角-綠,角色很平面,演員樣貌,氣質,演技皆欠奉.
玲子更好像石頭爆出來的人物一般.
木月,永澤兩位男角戲份不多,造型,表現尚算討好.
 
同樣機會,留給王家衛,蔡明亮或許會有驚喜(不過嚇怕觀眾的機會應該仍舊不少).

2011年1月2日

Satyajit Ray-Pather Panchali


50多年前的電影,儘管劇情顯得有點過時,但導演所關注所呈現的內容,當中真摰的感情卻是永恆.
貧窮並不是甚麼好東西(反智的港式邏輯卻會告訴你富有亦不是完美,我們應從貧窮中學習,香港精神何其偉大云云...)

窮人的社會地位是最低的,無容置疑...那怕於貧窮小社區,大家都是窮人,但只要是比你多一個蘋果,多一棵果樹,多一件玩具,多一粒糖果,多一條項鍊,他們也自覺高人一等,最窮的,只有默默承受流言蜚語.

理想與現實往往大相逕庭...不論是天姿所限還是受制於社會環境,能以興趣作為職業足夠賴以維生的少之又少,從事藝術創作的更是困難.

電影中沒有對白的段落拍得很好...特別是姐姐Durga臨終一段,屋外的惡劣天氣,家裹的破爛環境,患病的生命如燭光般脆弱,母親的無微照料但最終仍敵不過病魔的力量...

Apu發現項鍊及之後丟進河裡的一幕,經典...如此一幕已道盡他成長了.

經歷姑婆及女兒的死亡,原本已破爛不堪的家更如廢墟一般,父母需要謀生計,兒子需要教育...離開已紮根三代的家...或者是唯一出路.

2011年1月1日

岩井俊二-花與愛麗詩


建基於謊言之上的愛戀..難以修成正果

假裝的絕交,卻很易願望達成...因為人與人的關係總是經不起考驗

兩人跳繩原本好好的,不完滿但總算自得其樂,不搭調的第三者一但介入...只壞了一切

外語比母語更易說出口,因為它的隔膜,令你有如讀著台詞般不會覺得害羞